教训触目惊心

  2018.9,昆明一自建房火灾造成6人死亡

  2018.8,郑州一小区内突发大火,造成3人死亡

  2018.8,深圳一民宅突发火灾,造成2人死亡

  2018.8,上海一电动自行车行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

  2018.04,北京一电动车店铺火灾造成4人死亡

  2018.01,西安一自建房火灾造成4人死亡

  2017.12,北京一自建房火灾造成5人死亡

  2017.09,台州玉环市火灾造成11人死亡

  2016.08,深圳宝安区火灾造成7人死亡

  ......

  10月16日凌晨2点52分,郑州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管城区未来路与航海路交叉口向北500米,发展南郡小区内一电动车棚发生火灾。接警后,城东路中队等三个临近消防队消防指战员到场扑救,3点20分许,现场明火被扑灭。

  据小区居民介绍,凌晨2点30分,已见到车棚有火光,同时不断传来噼啪声,随后火势迅速加剧,最严重时火苗高达一二十米,浓烟滚滚!

  小区居民称,火灾发生后,消防车迅速抵达现场,然而小区两个消防通道均有私家车停放,导致消防车无法进入,救援困难。

  3点20分许,现场明火被扑灭。

  从现场图片可以看到,车棚已经面目全非,电动车也被烧成了铁架子↓↓↓

  据初步统计,火灾共造成电动车、自行车80余辆过火,无人员伤亡,火灾原因及损失正在进一步调查统计。

  10月16日深夜,池州主城区人民路一安置小区,一栋居民楼的一楼过道内突然失火,租住在五楼的许女士和11岁的儿子在下楼逃生过程中被严重烧伤,目前母子俩正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火灾起火点位于楼道内停放的助力车位置,具体原因相关部门尚在调查中。

  事发居民楼位于比较老旧的安置小区内,没有正规的物业管理,起火点位于二单元楼道口。

  “当时真是吓死了,也是我命大,及时找到了钥匙。”谈起当晚的经历,离失火点最近的一楼住户齐奶奶事后仍心有余悸地说:“我们当时已经睡了,迷迷糊糊中听到外面有人喊‘起火’了,赶紧起来开灯,却发现已停电了。”不知外面情况的齐奶奶打开门准备跑出去,“门一打开,一股热浪夹着浓烟冲进来,吓得我赶紧又关上门退回室内。”

  好在齐奶奶家阳台上还另开了一道门,外面还有小院。她和老伴摸索着找到小院门的钥匙后,又用院内的自来水灭火。10多分钟后,在其他居民的帮助下,将明火基本扑灭。“我老伴吓得一晚上没说话,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开始说话。不过让我们不舒服的是,当时边上不少人在围观,竟然很少有人上来帮忙。”一居民介绍说。

  住在二楼的刘女士则介绍说,当时她顺着窗户向下看,发现楼道口已火光冲天、浓烟四起,“当时心里非常着急,开门逃生已不可能,跳窗也不现实,只能等待救援。”

  火灾发生后,五楼一对母子(许女士和儿子)在逃生中被严重烧伤。同楼居民介绍说,被烧伤的母亲当时可能认为是居民家中失火,便带着儿子下楼逃生。“到一二楼时冲不出去又准备回家,但当时整个楼道漆黑一片、全是浓烟,慌乱中母子俩又找不到家门钥匙,就这样被困在了楼道里。”这位居民说,好在住在对门的居民听到敲门声开了门,“门一开,女的就倒在地上了。后来小孩子被抬出来时,身上衣服全破了,皮肤被烧得通红,妈妈也被烧得全身漆黑。”

  据介绍,许女士和儿子的伤势都较严重,两人均已转至安庆石化医院救治。许女士烧伤面积达 45%,烧伤面积虽不太大,但很深;孩子烧伤面积高达 70%。

  据有关部门证实:起火点位于事发楼道内停放的一辆既能加油也能充电的助力车位置,同时边上停放的两辆电瓶车和一辆自行车也被烧坏,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希望许女士及孩子早日康复。

  关于电动车起火、引发亡人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作者写了很多篇,针对电动车火灾高发情况,公众号将持续关注。

  关于电动车起火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电瓶老化。

  线路老化。

  充电线路不达标。

  飞线充电。

  充电器质量不可靠。

  电动车超标(改装等)。

  过度充电。

  电动车质量不达标。

  电动车火灾引发亡人事故的主要原因概括:

  人车同室(客厅、阳台、三合一)、人车同楼(楼梯间、走道、首层门厅)充电。

  车棚未与居民楼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居民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选择通过楼梯间逃生。

  安全防范措施:

  规范建设充电棚、智能充电桩。

  车主规范停车、充电,定期维护保养车辆,及时更换老化电瓶,使用质量可靠配件。

  有关部门及物业服务单位,规范电动车充电使用,对违规使用情况持续进行治理。

  对于身边存在的隐患,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拨打96119、拨打市长热线、市长论坛/地方领导留言板进行留言举办)等。

  掌握正确的逃生避险知识:要制定家庭消防预案,要清楚的了解到,除了自家失火、建筑外墙火灾之外,一定不能盲目逃生,逃生一定在消防部门及有关部门指引下逃生。明辨靠谱的逃生措施,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