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

10月23日,按照依法治省办统一部署,省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吴晓丁带队莅临我市开展为期两天的“七五”普法中期督导调研。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李伙金,以及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上午的汇报会。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李伙金汇报我市“七五”普法工作情况:多年来,泉州市的普法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曾经获得过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三连冠”、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2016年以来,全市上下根据新时代普法工作新要求,立足泉州实际,挖掘地方特色,以培育全民法治信仰为目标,扎实推进全民普法工作。

吴晓丁主任对我市“七五”普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要认识到普法工作的重要性,给予高度重视;要把握宣传重点,从关键少数抓起,从小抓起,让群众树立起法治精神;要注重普法宣传的实效,扩大覆盖面,要结合各部门的职能,产生好的效果。

泉州市“七五”普法怎么做?

下面看好了!

1

系统总结谋划,做好“七五”普法启动工作

科学合理制定“七五”普法规划,多方调研论证。2016年11月8日,十二届泉州市委常委会第7次会议研究通过我市“七五”普法规划。12月15日,市委市政府转发市“七五”普法规划。同时,高规格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七五”普法启动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氛围。线上方面,开展新媒体法雨行动、“七五”普法有奖知识问答,改版“泉州司法在线”微信公众号等。线下方面,举行“法治宣传惠民生 万场活动进基层”和“青年之声•法治泉州”启动仪式,在市民中产生热烈反响。此外,投放设置大量普法公益广告,各县(市、区)依法治理办、司法局也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猜谜等宣传活动。

2

精心组织实施,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市依法治市办结合泉州实际,印发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学习宣传宪法浓厚氛围的通知》,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各具特色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一)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带头学宪法

(二)围绕重点群体,加强青少年宪法学习教育

(三)立足全面覆盖,多举措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活动

(四)着眼阵地建设,努力营造宪法宣传浓厚氛围

(五)注重活动效果,加强国家宪法日宣传力度

3

加强地方立法,扎实推进地方法规体系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对立法工作的主导作用,按照“有必要、有特色、真管用”和“急需先立”原则,编制2017—2021年立法规划,确定了11个立法项目。其中,确定《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为第一部实体法,并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历时一年,第二部实体法《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也如期完成立法。目前,第三部实体法《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已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可以预见,地方立法对现代化泉州建设与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4

严格规范执法,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市政府法律顾问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参与重大事项研究,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

(二)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两级政府前置审批和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清单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全市163个乡镇(街道)政府权责清单编制工作,编制乡镇(街道)政府权责事项合计约3.2万项,实现了市、县、乡三级权责清单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网上行政执法平台,实现与省上执法平台的互联互通。

(三)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及清理工作。2016年以来,市政府法制办共审查拟以市政府及市府办名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318件,出具法律审核意见265份,有效确保了我市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与政策及上级法律法规规章的法制统一。2016年以来共对各县(市、区、管委会)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备案材料655份进行审查,形成比较完善的备案管理制度。

5

注重公正司法,扎实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

(一)多种形式强化审判工作。如通过法院官方微信、网站LED显示屏等载体,全面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建成、用好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阳光司法平台,保障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多种手段强化打击工作。全力做好重大节点期间安保维稳工作,强化职务犯罪监督,坚持惩治腐败,优化派驻检察监督,主动把监督触角延伸至执法司法末梢环节,全力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建立行政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配合机制等。

(三)多措并举强化扫黑除恶。认真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以中央专项督导为契机和动力,以更高站位谋划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第一副组长,有力促进各级各有关部门主动担当、有效履责,推进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6

着眼全民普法,扎实推进法治宣传全覆盖

(一)注重以点带面,加强重点对象普法。加强领导干部、公职人员、青少年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并加强部门协作和制度建设,把市直部门落实“七五”普法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情况纳入绩效评估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促进落实到位。

(二)注重品牌建设,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向基层、农村、社区倾斜建设。截至目前,我市法治文化阵地数已超过150个,在建设数量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涌现出宪法墙、瓷乡法治文化园、青莲寺法治文化园、惠女法治文化广场等一批特色法治文化阵地。2016年以来,市级共拨付270万元扶持县(市、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重点项目。

(三)注重项目推动,加强全民普法工作。以法治宣传“百千万计划”和“新媒体法雨行动”作为泉州市“七五”普法线下线上两大项目,组织各地各单位深入推进实施,推动普法工作遍地开花。

(四)注重组织领导,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有9个县(市、区)获评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市所有村(居、社区)均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全市现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3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351个。

(五)注重工作导向,加强督导检查力度。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对近年来各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注重考核检查各地各单位开展普法工作的实效和成果。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源:泉州市司法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