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过硬核玩家的粗暴测试,TA的表现出乎意料

大家好,欢迎来到滑雪族专注于滑雪/户外用品的评测栏目——匠心评测。

今天我们要评测的产品是体拓3L超薄男/女款旗舰冲锋衣,在此之前我们已将这款产品发放给4位户外达人,经过这些硬核玩家的试(rou)用(lin),他们这样评价……

1.NIKO

NIKO

大学英文专业毕业后,在新西兰考取NZSIA一级和CSIA二级滑雪教练执照,滑雪滑水冲浪潜水攀岩打枪一个不落,没想过成为所谓的pro,只是觉得很开心随着心意做下去这份事业。

穿冲锋衣的季节终于来了。

不对,我在说什么啊,明明所有季节都是冲锋衣的季节:微凉的春秋可以挡风,炎热的雨季可以遮雨,就连冬天,也可以穿在西装外套外面,防风防冻的同时,还能凹个造型……

几乎所有的户外运动中,冲锋衣不可或缺。冲锋衣也许是服装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了。

收到衣服基本与官网看到的一样,无色差,简洁的设计和分割,明亮的颜色,合身剪裁。无论多么极端的天气,都可以带来完美保护。

细节部分

全件仅重360g,收纳方便容易携带。高性能的3L面料,透气,防水,轻盈但耐用

全件防水防风透气

侧身超大透气窗口,保持干爽。激光切割口袋,ykk防水拉链,

防水压胶,衣服表面平整如一体,可调节拉伸

作为日常穿搭,省心省事,怎么搭配都不容易出错

less is more,对于时冷时热的季节,穿着冲锋衣“冲锋陷阵”吧。

2.脆奇怪兽

脆奇怪兽

从2010年开始跳入户外运动的大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涉足的项目包括攀岩、登山、滑雪、潜水。曾经攀登Mt Witney,Mt Rainier(Liberty Ridge线路,难度AI 2),岗什卡雪山登山滑雪等。

正如《登山圣经》所言:一旦进入山野,就进入了世界上气候最复杂的区域。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下,一套合适(并不一定需要昂贵)的着装系统是户外玩家最贴身的保护。

这次评测正好赶上十一假期期间我带着老婆去海拔6010米的西藏洛堆峰登山滑雪的行程,没有什么比带着它在严苛的高海拔实际环境下更能评测一款冲锋衣的性能了。

考虑到这是一次登山滑雪活动,和普通滑雪活动不同,我们所面临的环境特征是高海拔寒冷干燥,间或有大风、降雪或者冰雨的恶劣天气,路途中不存在太多的岩石和树枝损坏衣物,同时需要在高海拔爬升,因此总体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件防风防雨并平衡透气性,轻量化的冲锋衣,对冲锋衣的耐磨性要求不高。

场景测试1(拉萨、普通旅行):

为了提前适应海拔,我们特意提前赶到拉萨,在附近先进行了几天短途的旅行。

在旅行中可以感受到,这款冲锋衣作为旅行时的日常穿着很合适,除了上面室内评测发现的特点外,我感觉到还有一个优点:衣料柔软,不像一般的硬壳冲锋衣一样真的是个“硬壳”,穿着舒适感好。

同时在普通的旅行环境下可以感受到冲锋衣的抗风性良好,15-20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仅穿着一件baselayer加上这件冲锋衣,坐在车上开着车窗吹风也并不觉得特别冷。

场景测试2(洛堆峰、海拔6010M):

洛堆峰对接进行非常好,大本营在5400m海拔处,离雪线徒步只要10分钟,非常适合登山滑雪。高海拔山地的天气果然变化多端,在这次活动仅仅两天的时间里,期间经历了晴天、阴天、大风、降雪等不同的天气,老天爷真是对这次评测不遗余力的支持啊。

第一天的上升时天气晴朗,体感温度15-20度左右,上升时运动量大,特别对我这样出汗多的人来说,透气排汗性非常重要。在仅穿着baselayer和冲锋衣的搭配下,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衣服被严重汗湿的情况,总体来说透气性不错。

到达5800米的塧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天塧口处的风力至少在6-7级以上,雪板插在地上都来回打晃。特别是上山时包里的保暖层让给了老婆,所以上山后已经没有衣服添加,仅能依靠薄薄的baselayer和这件冲锋衣。

在大风的寒冷情况下,完成了雪板转换以及给这次评测拍摄等工作后,虽然确实觉得冷,但是并没有任何失温的征兆。可见即使在这样比较极端的环境下,这件冲锋衣的出色的抗风能力抵抗了风寒。

下滑的时候运动量较上升更小,同时速度更快,更需要抗风保暖。依然是baselayer加冲锋衣,这个组合同样没有让我失望。

第二天虽然温度低于第一天,小雪,不过风力较小。这天的着装组合是baselayer+Patagoniananopuff+体拓冲锋衣。事实表明,无论上升,在山顶休息还是下滑,这个组合都表现出了优秀的抗风防水和排汗能力,特别是在山顶和下滑时加上保暖层后,一整天都保持在舒适的温度下。

3.张喆

张喆

来自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从事航空器飞行试验工程与科学研究工作,是一名试飞工程师。近年来,主要参与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的适航合格审定试飞工作。

防水试验:

选择在下雨天中穿着冲锋衣,检测是否渗水。在收到测试产品后,在9月25日与9月27日,正巧迎来了2场降雨,在雨天对冲锋衣的防雨(防水性)进行了充分的评估。

无任何渗水现象,胳膊依旧干爽、舒适;在2个下雨天中,平均每天在户外行走2小时。将各拉链完全拉上,防水性能完美,无任何渗水现象。

上身感受:

本款冲锋衣的裁剪跟体型非常契合,适合正常体型的人穿着。在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里面可穿着保暖的抓绒衣、毛衣的保暖服装,搭配该款冲锋衣的优秀防风功能,实现完美的防风、防寒功能。适合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户外活动需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袖口的魔术贴设计,可使得袖口衣服收紧,在开车、户外活动(比如笔者进行的一次户外火锅活动)中,使得衣服袖子非常贴合胳膊,方便干活。

日常穿着(不定期穿着出行;气温:10-24°C):

感受:由于西安已进入深秋季节,早晚温差较大,特别是夜晚,有微微凉风,穿着本款冲锋衣在市区行走时,非常舒适,由于冲锋衣具有良好的防风性能,所以体内感受不到冷风带来的寒意,是理想的平日通勤衣物。

4.芽队

芽队

保护长城志愿者讲师团讲师

来自成立18年的研究和保护长城的公益组织 - 长城小站。春夏秋冬,周末只要有时间就会带小朋友们走一段长城,捡起沿途的垃圾,讲讲长城的故事。

本次对体拓冲锋衣测试,我会把野长城穿越作为主要测试场景。

场景一:五台顶–女匪首楼 - 黑谷关长城穿越

关键字:难,密林,陡坡,巨石,断崖,山尖孤楼

最低海拔:500米  最高海拔:1250m  累计海拔升降:1000m

徒步历程:12km

天气情况:体感温度 2-10°,北风 2-3级

黑谷关,位于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北麓,密云、承德、滦平、兴隆4县交界处,是明长城在北京最东端的重要关隘。

一早出发。不到380克的体拓3L冲锋衣穿在身上较舒服。背上1日穿越的30L攀岩大包,2.5L水,背上气炉气罐和午餐简餐,仍不觉得负重。

长城小队穿花园村而过,进入花园东沟后开始上升,沿途一直可以看到山尖的敌楼。

2.5km,海拔600米当地村民收栗子修建的水泥路一直把我们带到花园东沟的尽头,按照平时徒步的配置,冲锋衣早已热的脱掉装包,皮肤衣也会背后渐湿,而这次base layer的鸟排汗衫+体拓3L冲锋衣的搭配让我感到意外的清爽。

没有阳光直射的一段45°巨石上升+陡坡,大家把背包的胸部和腹部扣带扎紧,然后都猴子似的用手抓住树干或者的树根或者稍密实的灌木丛艰难的向上。

5km海拔900米就这样一直艰难的穿行了2.5km,海拔爬升了300米,才到达一处稍微平坦些的垭口。排汗衫的背部已湿大片,我脱下冲锋衣,平铺在地上,里衬面没有潮湿感,也没有水珠,看来10000g/m2/24Hr的透气指数(24小时内会有10000克的水蒸气从1平方米的织物透出到外部)透气性很棒。

五台顶上驻足凝望,一览众城的美景

全程穿越历时7个小时完成,经过检测体拓冲锋衣完好无撕裂,无破洞。

场景二:云蒙山长城~桃源仙谷~石城镇环穿

关键字:休闲,连续成段长城

最低海拔:160m,最高海拔:410m

天气情况:体感温度 8-15°,南风风 2级

怀柔的气温比密东稍高,行走途中感觉较热时,需要把两侧的透气拉链拉上去(打开),到顶处温度降低时,可以再把拉链拉下来(方便)。

2. 其他户外测试场景骑行、休闲热身运动

城区内

天气情况:体感温度 6 – 12°,北风3-4级

综合测试结论:(体拓3L冲锋衣+排汗衫)

1. 在2-10℃的体感温度下,穿着舒适,透气性很好,耐磨性也不错,非常适于单日超过8km的单日徒步登山。

2. 在6-15度的体感温度下,比较适合休闲级别、无明显海拔升降的休闲徒步和日常通勤

3. 防水性能: 通过60分钟盛水渗水测试,性能卓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