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居峰

“喜新厌旧”这个成语,在汉语中主要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变故,大多数是指男人的变异思迁。

现代城市的统一肌理

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中,也存在“喜新厌旧”的问题,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建设中的建筑形态,都在这种“喜新厌旧”的审美需求下快速的迭代变化着,在变化中存在着对历史建筑形态与文化的“厌弃”,在短短的几年城市发展中,根本就找不到过去城市建筑形态的“影子”,我们的城市发展脉络是割断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建筑形态没有保留下来。我记得1995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发中的一个口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我们的城市建筑改造理念是“时间就是金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于“效率”的追求与痴迷,往往是对旧的建筑形态进行破坏性否定。

阿房宫

中国历史上因为朝代的交替,大量的建筑、文化产品被否定与损毁,“破四旧”风气在历史上重复上演。中国历史上的“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随着秦帝国灭亡,被项羽焚毁了。

大明宫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大明宫”,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

瑞士城市

欧洲的城市与建筑也同样经历朝代更替,战争对于建筑与艺术的破坏同样严重。但是,欧洲的城市建筑从近代开始,更重视对历史建筑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意大利,随处可以看到依然在使用200年前的建筑,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与道路规划格局变化并不大。在这些城市,可以感受到“喜旧不厌新”的建设与设计理念。

欧洲城市建筑

意大利佛罗伦萨街道

瑞士城市

近些年来,我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旅游项目。我们的发展模式似乎总是和“拆”与“迁”分不开。为了新设计的项目,全盘拆掉旧建筑,迁走旧居民,拆除了旧的历史遗留,迁走了人的生活“风貌”,因此,城市与乡村的高速发展,使得离开家乡20年以上的游子,找不到回家的感觉。因此,城市建筑民居生态与文化生态是一个整体系统,如果要改造,应该从全方位思考进行改造,而不是仅仅从建筑形式与规划目标为依据。文化生态与历史文脉是存在于旧的建筑形态其中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肌理”。没有地域文化的肌理,城市规划就没有生命力。

苏州水乡

“喜新厌旧”的恶习不能在城市建筑设计与乡村小镇的设计上体现,我们应该“喜新不厌旧”或者“喜旧不厌新”的原则进行规划与设计。在一个项目设计论证过程中,不能片面的进行建筑专业的设计,而是应该将建筑、人文、环境、地域、经济、历史综合在一起思考,提出“发展”与“继承”的有效平衡性设计,而不是粗暴的以“创新”为目标的设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