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姐驾到

  爱我你怕了吗?

  ▼

  之前,收姐的朋友圈,还都是些办婚礼的讨论,可转眼,已经变成了一个晒娃大会,上周就收到朋友扎心的问候:

  

  入了学区房,却收不了小孩区区5㎡的儿童房?好头疼。

  

  单身汪的强颜欢笑

  你以为宝宝是上天送来的小天使?其实人家是破坏你家颜值的大魔王!

  讲真,每每收姐分享好的收纳,不论是日本主妇,还是美国单身汉,就会有非常多类似的留言。

  

  ... ...

  

  眼熟吗?耳熟吗?

  我就是上天派来破坏你家颜值的大魔王!

  人家还是台碎钞机!物品源源不断的买回家,堆积到想丢丢不掉,还得吭哧吭哧,赶上学区房这班车。

  但这一波,辣眼睛的儿童房设计,简直白瞎了你的天价学区房!

  自以为满足了孩子需求的设计,劝你,千万别!

  作为移动的"物品制造器",走到哪玩到哪~ 这区区几平米儿童房,真的能收住,充电5分钟蹦跶10小时的熊孩子吗?根本拦不住那颗放飞的心啊!

  这不禁让收姐思考:

  

  有娃,就该牺牲原本清清爽爽的家吗?(打造一个儿童房吧~)

  可你家的儿童房,真的能拯救一切吗?(全家都得为娃考虑!)

  

  回到到源头,这一切都得从“娃”考虑,有娃的家,该怎么收

  《妈妈是超人3》

  这次,收姐就带大家,去晒娃狂魔的日本太太家看看,她们到底有何独特的收娃之道~

  环境是一种氛围,可只有物理环境,而没有人文氛围,最多只能算摆放整齐~

  可要是讲究“收纳氛围”,你的家就是最好的学区房

  ▼

  1.

  如何打造专属儿童房?

  儿童房有没有必要专门设计?

  孩子的房间比其他房间变化更频繁,个头长了、开始上学了、甚至突然不喜欢小猪佩奇了……都可能喊着要翻新。

  收姐眼里,儿童房可以不需要五颜六色,家作为一个容器,反而是越简单的素色,越有发挥的可能性。

  收纳网红oasyosan34,就选择素雅明亮的淡粉为底,小桌椅也选白色、木色为温馨自然。

  建议选择相对简单的空间背景,通过软装来营造色彩感,比如照片墙、灯光等小技巧,就能营造出暖暖的安全感。

  但亲子收纳,一谈到整齐、秩序,就有收迷吐槽,规则会破坏小孩创造力滴~

  

  @丁勤怡:玩好玩具必须强迫必须放回去,破坏创造力啊,小孩长大会变傻的......小的还是一股脑儿用巨型收纳袋收起来得了,按照盒子分就是自己累自己啊~

  

  玩的时候无拘无束,结束时物归原位,这是两个不同环节,收纳是为了下次更好的游戏,这又怎么会破坏创造力呢?

  观察孩子分类物品的逻辑,也是了解小孩的好机会呀~

  环境明亮宽敞,物品井井有条,无形中也让小孩有了“乱与整洁”的区别意识。

  物品分类,且随手归位,两大基本原则,乱世魔王也能培养出对空间的秩序感!!!

  好比直接扔给孩子大号收纳篮,所有东西都在里面,看似方便收纳,但毫无秩序,等上学之后,打开书包,就混乱的乱塞一通,因为不懂得怎样归类呐~!

  孩子东西最多不外:玩具、书本和衣服,看看oasyosan是如何帮助,建立空间的秩序感

  面对不同的玩具,学会分门别类的摆放。

  车子放一起,积木放一起,娃娃放一起等等,慢慢引导孩子用身体(动手)体验,不然,你就等着一个懒宝宝长大哟。

  第一次确定玩具的摆放位置后,鉴于孩子还不识字,oasyosan就拍下照片打印出来,贴在相应的地方。

  日后就让孩子根据照片归位,归位成功后要偶尔予以奖励,开始时像玩连连看游戏,但实践久了,已然养成随时,准确归位的习惯。

  孩子没有完成的拼图,最容易散落和丢失,用文件袋保管好,收纳在抽屉里,下次继续。

  家有二胎,玩具收拾更头疼,可oasyosan家的兄妹,共享活动空间,同时又有自己独立的管辖区域,物品也没有打架过。

  兄妹共用的玩具收纳在柜子里,而妹妹自己的仙女棒、首饰盒就收纳在浅色收纳篮中。

  深色收纳篮就是哥哥最爱的玩具火车,绝不是,是玩具就捣成一堆,自己挑的那种。

  而图书和绘本,就近收纳在玩具附近最好。

  oasyosan特地将DIY的木盘衣架定在上面,这样细分的宽度,容易孩子抽取,不会取出一本倒下一大片。

  高的书就和高的书摆在一起,这样的细节也耐心引导,收纳这逻辑,还得从娃娃抓起。

  衣物怎么收?就让5岁小哥哥衣柜做个示范!(收姐所见儿童衣物收纳中的一股清流,妥妥的极简气质养成,羡慕了~)

  配套的收纳筐、收纳抽屉和谐共处,控制藏露比,收纳的方式简单点,这是儿童房杂而不乱的关键。

  养成习惯后,还得创造让孩子自个儿收纳的条件。

  柜子矮一点,让孩子够得着最好,按他能自如整理的高度,打上一只挂杆,随着物品增加,再加上一个小推车,就能打造一个灵活的步入式衣柜

  抽屉外贴上外套、裤子、袜子的标签来识别,每次都物归原位,才能真正的掌控自己的衣物。

  拉开抽屉仔细看看,可爱的花色小内内,也被oasyosan整齐的折成了,豆腐形状。

  连白色的袜子、和带有图案的花色,都做了区隔。

  oasyosan分享独家叠袜小技巧,将两双袜子重叠一起,再将两头分别,向脚后跟处折叠,最后塞入袜口,这样就不会东一只,西一只拉下。

  拉开抽屉,这么细致的衣服分类,还得靠oasyosan,潜移默化、言传身教。

  一段时间教一种分类方法,开始从玩具和衣服分开,等轻松掌握后,再来细分,比如从上衣和下衣分类入手,之后是按色彩分类,或按喜好程度把最喜欢的放在外面,等等。

  最爱的近藤麻理惠叠衣大法,无论长袖、外套、衣裤、都能叠成长方形,像寿司一样最大面积的收纳入柜。

  一茬一茬长得太快,三件针织外套、5件打底衫、6件打底裤......精简控制孩子的物品,特别是衣物。

  保持基本数量,也能千变万化,多种服装搭配组合,每天都能不重样。

  除了上面空间的秩序,一个有孩子的家,还有一个隐形的,时间的秩序!

  孩子的日常作息也得按照一定的“秩序”,lokiki家就有一张这样日程图画,可以让孩子明白几点干啥事,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

  当然,毕竟在家中,基本项列出就可以了,邀请他一起来做时间规划,鼓励他自己做自己的事,这是有限制的自由呢。

  这里,收姐还得唠叨一点:儿童房,不止眼前,考虑5-10年的需求,毕竟有了娃,连整个家都成了一个动态需求。

  专属儿童家具,3-5年就得更换,选择灵活可变的家具,就像是对待孩子那样,充满成长与未来。

  下部用收纳篮整理分类玩具,搁板上摆放着图书绘本,待到孩子年龄渐长,搁板也能作书桌。

  像@lokki家,利用壁条和挂杆、挂杆,这样自由组合的收纳系统,就能适应各阶段的生活习惯。

  看来不少收迷,都安排上了......

  

  @格:随时调节各个挂杆、搁板的高度,来适应年龄和身高。

  

  为未来的成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留出余地,@saya.s.a只在卧室拼上了一只小床,方便照顾小孩。

  比起买一张大床,三人居已足够宽敞,等孩子长大后,小床也能融入他自己房间(先分床,再分房)

  儿童房也总有一天变成青年卧室,长大回头再看儿时的家具,真是蜜汁尴尬~

  2.

  只要你有心

  全家都是“儿童房”!

  儿童空间设计再完美,在有着无穷精力的“熊孩”眼里,那也只是休息睡觉的地儿~ 整个家才是他上蹿下跳的“儿童房”(游乐场)

  收姐,在此做个区分:

  

  (狭义)儿童房=儿童专属起居室、游戏室。

  (广义)“儿童房”=为儿童设计的家居环境。

  

  所以,只收拾一个,专门玩耍的儿童房,并不能拯救凌乱关键是如何去营造一个有孩子的家

  要论娃的主要活动区域,非客厅、餐厅莫属,但也先解决这三个问题:

  

  1.有没有留出了足够多的活动空间?

  2.有没有在附近设计孩子物品收纳空间?

  3.这些收纳空间能匹配孩子身高和行为习惯吗?

  

  日本太太@lokki,就将客厅打造成宽敞的游乐场,搬走笨重的沙发和茶几,仍由他们满屋溜达,去到各个角落探险。

  担心客厅太吵会影响学习?

  但其实,5年级以下的小朋友很难一个人保持专注,客厅书桌的好处在于:一起交流分享的乐趣。

  开放式的厨房设计,是餐厅也是孩子高频的玩耍区,一边忙着备餐,也能照顾到。

  抽走地毯,收起玩具,就瞬间恢复原貌。

  如果家里塞得满满的,孩子也会很烦很乱,秩序感就更不可能建立。

  所以,给予一定的空间来自由探索是很重要的。

  收纳网红osayosan34的家也是这样滴!孩子一多也不怕~

  难以想象,这是@saya.s.a家,来客前10分钟的状态,而且收拾玩具幼子自己应付,看起来还不赖~

  明明孩子在客厅玩,玩具书本收纳却放在了儿童房,作为三分钟热度的好奇宝宝,又哪记得这么多规则,他们能记住的只有眼前的那点事~

  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中收纳在客厅旁的角落,顺着他的行为习惯设计,才可能让孩子玩具从哪拿放哪去。

  孩子天生就乱?这个锅,4岁的宝宝早不背啦~从孩子的视角,设计收纳系统,慢慢帮助养成习惯。

  三层的收纳架刚好适合身高,上部摆放彩笔等文房用品,喜欢的粘土、怪兽等小件的玩具用小号收纳盒收在中层。

  大件的玩具和画板放在低层,这样才方便小孩自己搬动,折叠椅等就见缝插针的收在两侧或底部。

  不用特地买儿童家具,柜子水平摆放,做书架,这样的高度对小孩也超级友好。

  拿收姐外甥来说,东西走到哪扔到哪,每次上学前,全家都手忙脚乱,转完书房转客厅,书本、校服各种找不到......

  像saya.s.a这样,在家中玄关的入口处,为二年级的宝宝,规划了一个专属储物角,有意识地练习收纳。

  有这样1㎡的集中收纳区,回家后,脱下外套,放上书包,图书和文具、衣物也按顺序收纳在此,明天上学也准备好啦~墙上是作品展示区域,学校带回的作业也能被认真对待!

  在房里,saya.s.a也将抽屉专门区分,宝宝专用的手帕、餐巾、吸管等小物,宝宝需要时,就能统统在此找到。

  家中的各各角落,都尽可能的为小孩做了贴心的考虑。

  其他危险、尖锐的的物品都收在柜中,或置于高处,以防小孩乱碰。

  收姐介绍过的日本煮夫hiraya,就在厨房入口处的墙边,自制了一排饮料储物架,整齐摆放最爱的果汁牛奶,再也不用跑来找大人问拿东西了。

  毕竟人家身高体重有限,活动能力也是有限的,够不到推不动的东西,都是没办法遵守的!

  以为一个儿童房就了事?其实多数卫生间的设计,就常将孩子的需求拒之门外。

  要培养孩子独立性,自己洗脸刷牙洗手,够不着?

  hiraya就为两个女儿制作了不同高度的搁脚凳,方便女儿洗漱。

  收姐提醒啦,有娃的家庭,卫生间台盆下面请悬空, 洗澡盆、洗屁屁盆、洗衣服盆……有了孩子才知道盆多,得有地方“藏”,帮助垫高的凳子也得有处可去。

  洗手台用抽拉水龙头,给孩子洗头、洗脸、洗手,他的小胳膊长度有限,可抽拉更方便。

  如果选择的是大台盆,基本上可以给小婴儿洗澡啦!

  ▼

  最后,收姐再来敲个小黑板~

  今天的要点,你get了吗?

  

  1.儿童房可以不是五颜六色

  2.练习玩具、书本、衣物收纳,建立空间秩序感

  3.日程图培养时间秩序感

  4.家具选择有成长性

  5.给予一定的空间来自由探索

  6.就近收纳儿童物品

  7.细节贴合行为习惯

  

  

  “收纳氛围这件事嘛,就是创造收纳条件,来鼓励小孩自己照顾自己,而已啦~

  做的好,你家都能省下一套学区房哟~~

  

  (图片来自ins)

  家中有娃不可怕

  前提是,理清自己的秩序

  熊孩都能是老师!

  收姐今日迷思

  收了熊孩子

  你有哪些妙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