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路

《大学的理解和感悟(1)》

同小学概念相似,古代大学概念也主要指学习的内容。

凡是能够读书之人,基本完成小学功课后,皆入大学,学经史和百家。“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序》中华书局出版)理论上说,大学功课是学经史和百家。朱熹所说的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是儒家的主张,而且是以理学观念为核心的观点。自汉武“独尊儒术”到清末,二千余年间,能依靠政治权利,以动用各类社会资源,被极力推崇和弘扬的学说只有儒学。隋唐开科举后,儒学成为个人进入仕途,获取权利和各类社会“成功”之唯一学问,这种文化学派与社会权力的直接结合,必然严重排挤其他不同的学术观念。加之一些投机钻营者自然依附其上,于是,利用政治势力和社会力量,对其他学派之打压和追杀更甚,非儒学的学派日益式微。多只能于民间及佛、道之类宗教环境为生存发展之地,在社会主流的大学教学里,已呈全面边缘化之势。

大学要学习的,主要是理论、思想,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需要理解并接受其中的思想;还要感悟先圣大哲们的人生理想、情怀等等,这个阶段的学子们,乃是通过不断的判断、思考、理解、感悟,逐步积累,由此慢慢“懂得”,慢慢领会和掌握。因此,首要的是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问题能力。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也必须获得一些“基本观念”作为分析、判断问题的思想基础。再遵循学习的规律,步步展开和深入。只是到了学习“大道理”阶段,因所学内容不同,所循学习方式会有差异,不可一概论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