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钧窑作品最标准的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当时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钧窑作品,可谓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艺术精品的集中体现。

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此窑变釉双耳瓶,高21.5cm,口径7.5cm,底径6.2cm,重840g。撇口,束颈,颈带双耳,丰肩,腹微下收,圈足。通体施窑变釉,釉不及底。釉层较厚,釉面呈紫色,其间分布有大块的白色斑点或条纹。窑变明显,釉面流淌自然,色彩绚丽,滋润均匀,造型典雅端庄,线条优美。底款“旭昇钧窑”四字。此瓶造型新颖,色釉变化丰富,色泽绚丽明快,装饰效果鲜明,是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珍品,极具收藏价值。

钧窑瓷器由于在宋代是皇宫的专用瓷,数量和造型受到宫廷的严格控制,而钧窑的浑然天成的艺术价值也是人们所青睐的,所以在拍卖市场上一直受到藏家的厚爱,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早在2009年,一件北宋钧窑窑变釉大花盆就曾以5800万人民币成交。另外,由于钧窑瓷器的传世品较少,真品在明代以后就非常难得,因此保存完好的钧窑器极为难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