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2018-10-2511:57:25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马晓晴)《法制晚报》7月24日曾刊登题目为《南锣两处公共卫生间“不达标”》的文章,记者曾分别对东城区的南锣鼓巷、西城区的前海东沿和烟袋斜街三条胡同的公共厕所进行探访,发现南锣鼓巷和烟袋斜街的部分公厕存在问题,不符合北京市旅游委发布的“关于征求北京市地方标准《胡同游服务规范》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图说 烟袋斜街西口增设了一块公共卫生间指示标识 摄/记者 杨益

报道后,东城区和西城区分别对文中提到的公厕问题进行了回应和整改。昨天,记者回访发现,这些公厕此前存在的问题已经得到改善。

回顾

两景区胡同公厕被爆“不达标”

2018年7月,北京市旅游委发布“关于征求北京市地方标准《胡同游服务规范》意见的通知”,其中针对胡同公共卫生间,要求胡同内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分布合理、数量充足、标识显著;设施条件应符合GB/T 18973-2016(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AA级以上规定;应有方便残障人士人使用的设施设备;宜配置洁手设备、洗手液和纸张用品;商户卫生间应向游客免费开放使用。

通知发布后,法晚记者探访南锣鼓巷时发现,南锣鼓巷内有两处公共卫生间不符合通知要求。其中一处位于南锣鼓巷和炒豆胡同西口交界处的公厕,没有卫生纸和洗手液;另一处位于南锣鼓巷8号的公厕则十分简陋,除了几个坑位外,无任何洁手设备。

在烟袋斜街记者发现,由于烟袋斜街仅有232米,胡同内并没有设置公厕,游客需要到相邻的前海东沿、后海北沿和地安门外大街如厕,但在胡同内并未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导致游客经常找不到公厕。

回应

东西城对涉及问题及时整改

对于报道中指出的问题,东城区和西城区分别做出回应。东城区称:经核实,南锣鼓巷胡同8号为三类公共卫生间,无需设置洗手设施,不用免费提供卫生纸;炒豆胡同西口卫生间为一类公厕,按照建设标准,应设置洗手盆及皂液器,因独立厕间的空间较为狭小,故并未在每个厕间内都设置洗手设施。

目前,东城区环卫中心已对该卫生间进行了改造,为所有厕间加装了皂液器,为老年间增加了洗手盆和皂液器,该公厕提供免费卫生纸,需向保洁员领取。

西城区则回应称:《胡同游服务规范》处于征求意见过程中。西城区在媒体报到后实地勘察什刹海景区,前海东沿区域共有4处卫生间可对外开放,且标识牌明显;烟袋斜街、三角地周边有4处卫生间可对外开放,但缺少公共卫生间指示标识,下一步将增加公共卫生间引导标识,对前海东沿和烟袋斜街周边三类公厕列入今年改造计划。

回访

问题公厕已添设备增指示牌

针对两区的回复情况,记者昨天再次来到南锣鼓巷回访,看到炒豆胡同西口的公厕内已安装了皂液器,游客也可向保洁员领取免费卫生纸。在烟袋斜街西口,记者发现多了一块公共卫生间的指示标识,指引游客可到距离50米处的鸦儿胡同内如厕。

通过媒体的监督,相关部门及时做出了整改,增加了应有的设施,及时解决了游客如厕的问题,为游客和居民提供方便,百姓们也更深刻地感受到厕所革命带来的便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