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竹爱娱

01

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暨10周年粉丝见面会,换上艾利斯顿商学院校服的郑爽化身楚雨荨,与慕容云海隔空对话,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夏天,《一起来看流星雨》开播的日子。

那是2009年的夏天,出演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女主角楚雨荨的郑爽正式踏入娱乐圈,并凭借此系列剧入围第25届中国金鹰节电视剧“最佳女演员”。那年,她18岁。

自出道以来就备受关注,郑爽一直处在娱乐圈风尖浪口的顶端。出道10年,保持着高人气从未跌落神坛,她在娱乐圈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

对于郑爽的评价总是充满争议的,喜欢她的人会很喜欢,讨厌她的人也会很讨厌。

如果说,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那么在郑爽身上,这个两面性就显得有些过于平衡。而这样的平衡,让她一直生活在争议里,褒贬不一,成为娱乐圈里微博常驻的“热搜女王”。

而回顾郑爽进圈前的经历,你会发现,这个看起来满不在乎的小姑娘如今获得的光芒并不是仅仅依靠运气。

02

4岁第一次登台演出;

5岁学习钢琴、长笛、舞蹈;

12岁独自一人前往成都学艺;

16岁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17岁获得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

18岁选为《一起来看流星雨》女主角走红。

一串没破20代表年龄的数字,就是郑爽的整个童年与青春。

拍第一步电视剧就一举成名,郑爽的演艺道路比太多人顺逐。

这样让很多逐梦少年少女羡慕的经历,却让她在参加综艺节目时却说出:“我就不太适合在这圈里待着。”

而这样缺乏安全感、自卑、敏感的表现,与她从小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郑爽出生于沈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做生意,母亲是个普通职员。在她出生后更是转为全职太太,以一个“未来明星”的标准全力培养自己的女儿。

在这种强大的控制下,郑爽从小听话,是父母眼中的乖宝宝,尽可能的完成父母的每个要求。

也许在旁人眼中,这位年少成名的优秀女孩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殊不知这位“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很大程度上只是完成了母亲的梦想。

“培养她,就是实现我的梦想。”透过这句出自郑爽母亲口中的话,也许会对今天的郑爽多了一丝理解。

在性格爱好养成的最佳年龄里,或许,郑爽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从小就要争第一,满足父母的一切要求,在郑爽眼里,唯有这样,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

而从小外出上学的她,在最需要父母的年纪里,缺少了那一份独有的安全感。

亲情的缺漏、安全感的匮乏,让成年后的郑爽将一切的爱寄托在男友身上。

在和张翰交往那五年,她无心工作,一动不动就翘班去找男友,看不到他就会觉得心情很糟,因为工作两人聚少离多,分别时间过长让郑爽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漂亮,会不会让男友失去新鲜感,所以瞒着男友整容。网络的舆论发酵,害怕男友提出分手的郑爽,在未告知对方的情况下在公开场合宣布分手。

电影《东邪西毒》里有一句台词:“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拒绝别人。”

为了保护自己那颗岌岌可危的心,她选择了提前结束这段恋情。不是不爱,而是没办法再爱。

随后在和胡彦斌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两人各方面的不匹配,就像一朵鲜花插在“牛屎”上,网友的不看好和肆意嘲讽,她的百般讨好,并没有能挽救这段爱情,最后二人以分手告终。在书中她这样写道:“我想,这是唯一想让我写进书里的,关于爱情的人,因为我欠他的太多太多,没有如果也没有重来,我只能用这样古老的方式,一遍一遍把他回忆在脑海,一遍又一遍更新着我的空白,不是不爱,而是爱让人疲惫。”

其实从这两段恋情里,就能看出,在郑爽的世界里,只要恋爱就只剩下男友,会刻意的迎合和讨好 ,极度的不自信,生怕对方抛下自己,敏感而容易情绪失控。她无法感受到对方为她付出的爱,无论做什么似乎都让她难以满足。

因为太爱,所以对方永远是最好的,而自己永远是最差劲的。这样不对等的认知,分手就成了必定发生的事。

也许,她只是需要一个,能在她需要的任何时候,给她安全感的对的人。

于是她遇到了张恒,这个不属于圈子里,却属于她的男人。

通过与张恒的交往,一直活在自己封闭世界里的郑爽,终于走了出来。

《郑爽的书》里,她曾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们活着,都是会留下证据或者痕迹的吧?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我们怀抱着不同的期待和疑问散落在世界上,在某一刻成为璀璨星河中或明或暗的点,不会一直亮,也不会永远暗,起起伏伏才称得上人生百态。”

坦荡直白的话语中透露的,是比常人活得更通透的人生态度。

“我自己说没整就没整?当观众是傻子吗?”

在娱乐圈不少明星遮遮掩掩打玻尿酸瘦脸针都怕被人知晓,郑爽却大方的承认自己整容。

回顾郑爽10年的经历,会发现,这个从一出道就饱受争议的女孩,十年如一日呈现在大众面前的,都是她最真实的一面。

可正是因为这份真实,让她成为了娱乐圈里不合群的异类。

03

豆瓣有网友这样评价郑爽:“郑爽身上,寄托着老百姓鄙视虚伪,渴望真实的信仰。”

人们追逐偶像,追寻明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缺憾。也许出道10年依然还有这么多人喜欢她,正是因为她一直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坚持做那些寻常人不敢做的事。

比如在《这就是铁甲》里因不公平对待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愤怒。

很多人没有看过节目,但大多数人一定见过“郑爽发火”的热搜。作为热搜体质,郑爽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何况是在娱乐圈看来不太理智的“发火”。

“秒数数慢了,你们刚刚数慢了”

表读慢了,她连续说了8遍也没有人理她。

“刚刚读秒读慢了,有没有听到我说?你们有没有人尊重我?”

郑爽发飙了,依然没有人理她。

节目播出后,郑爽登上了热搜,而不少网友在看到视频后都表示“太过了”“情绪化太严重了吧”“简直像个疯子”“果然情商低”“不会为人处世”...

可换一种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就会发现,其实她只是做了件多数人不敢做的事——为不公平发声。也许她表达愤怒的方式有些歇斯底里,但至少她勇敢的表达出来了。

不了解机器人的人可能不会知道,每一个机器人都有属于它的寿命,在比赛中多消耗1秒都有可能导致零件的损坏,机器人的毁灭。而每一次维修,不仅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和时间,还有可能因为零件的缺少导致机器人正式消亡。

也许对于节目组而言,读表读慢只是为了呈现更好的节目效果。但对于郑爽而言,每慢一秒都是她对机器人的心疼。

这件事的后果就是,郑爽队铁甲的绝版零件损坏无法修复,被迫退赛。

而我,重新认识了郑爽。

这个瘦小饱受争议的女孩,在这个“笑脸人”一般的娱乐圈里,她没有被同化,也没有被污染,她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真、善良的心。

在这个看起来公平的世界里,每天都存在着让人想要歇斯底里呐喊的不公平现象。而人们最常用的做法便是,隐忍着,笑着说:“没关系”。为了生活,为了旁人的眼光,为了可悲的自尊心,也为了更好的生存。往往被忽视的,是每个笑容底下,那个愤怒、压抑着的灵魂。

当隐忍着的愤怒值达到顶点,就会出现愤怒被转移,人被愤怒支配。于是有了品学兼优的小孩突然跳楼自杀,老实巴交的男人持刀杀人。

表达愤怒和被愤怒控制,向来不能一概而谈,通常情况下,将前者积累到达峰值就有可能会转变为后者。

一个聪明的人,就会在适当的时间点表达愤怒,让它没办法压抑自己,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

04

也许她不喜欢娱乐圈,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她和我们众多为了生活奔波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被生活支配着。

抛开光芒万丈的明星身份,她也只是努力生活的芸芸众生。

如今与男友参加《女儿们的恋爱》第二季,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正在慢慢变好的郑爽。

也许她正在学着和原生家庭和解、学着拥抱失败的感情、成长的创伤,更学着在爱别人前先爱自己。

愿未来的每一天,这个善良到极致的女子,依然能保持着纯真的个性,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