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是家庭养花的主要管理工作。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质。花浇水应该要学会观察,区别对待,绝对不是越多越好。

  其实我们家里的盆栽大多是被浇水浇死的,俗话说,浇水三年功,可见养护浇水是一项技术活啊!那到底应该怎么浇水才是正确的呢?常听说干透浇透,那到底什么是干透?什么又是浇透呢?

  先说说常说的这几个词吧!

  见干见湿

  浇水原则适用于中性花卉。见干,指浇过一次水后等到土面颜色发白,表层土壤水分没有后再浇第二次水,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很久才浇水。见湿,指浇水要浇透,浇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渗出为止,不能浇半截水。因为根系在盆的下部,浇半截水,根系吸收不到水分等于没浇水。

  宁干勿湿

  浇水原则指对于旱生植物,多浆多肉植物要按宁干勿湿,要干透了才可浇水,切不可积水。植物土壤旱些没事,但总是湿润积水容易烂根,尤其是一些根系肉质的花卉植物。

  干透浇透

  指盆土的表层全部干了再浇水,因为植株也需要呼吸。如果两次浇水有个间隔时间,植株根部从稍干透的土壤里,才能有充足的氧呼吸。注意浇透,不能经常浇漏,那样土壤里的肥分会流失。

  浇水要透的原则

  是指浇水量要见到盆底有水渗出,盆土上湿下干的半腰水是盆花管理大忌,是会以盆土表面的湿润现象,掩盖了缺水的实质,而造成根部缺水而死亡。断过水的植物,再浇水抢救,也很难复生。

  判断盆栽花卉是否缺水的要点有:

  1、花盆重量:可以用手掂一下花盆的重量,如果比正常情况下轻很多,就表明缺水了。同时,还可以用木棒或手指轻敲花盆,如果发出的声音清脆,说明盆土已经变干了;如果声音低沉发闷,则表明盆土内还有较多水分,不需要浇水。

  2、盆土颜色:如果盆土表面发白,比下面土层颜色浅,用手摸来也有发干的感,就要及时浇水了;盆土为深黑色时,说明含水量较大,不需浇水。

  3、花卉本身:花卉缺水时,整个植株就会显得缺乏生气,表现为新梢、叶片萎蔫下垂,甚至枯萎黄叶,从叶色上看也不像平时那样鲜艳和富有光泽。如果正值花期,花也会凋萎甚至脱落。

  4、木筷子测量法:早上在上班,工作的时候可以用家里用的筷子,插进花盆中,中午或者晚上回来的时候,拔出筷子观察筷子的颜色,如果筷子的颜色发生变化,就暂时不用浇水,如果筷子没有发生变化,就需要及时的浇水了。

  5、手指捻土法:换可以直接用手指捻起一点土,如土壤呈粉末状,表示盆土已干,需要浇水;若土壤呈片状或团粒状,表示盆土潮湿,可暂不浇水。

  实际上关于浇水主要是关键有以下两点:

  1 浇水不能太多、太勤。很多淘宝店家常说要少浇水,花不是渴死的,是爱死的。浇水太多根部没有时间吸收到氧,容易涝死。

  2 浇水浇透的目的是不能只浇到植株的表层,最重要的是让根部吸收到水分。

  很多新手浇水,觉得浇透了怎么还是不行呢?真的浇透了吗?

  如果你扒开土壤,察看一下根系会发现,有些植株土壤时间很长后,内部的组织空隙越来越小,土壤板结了,疏松、透气性也比较差了。往往浇水盆底有水渗出,而土壤根系却非常干燥,水一点也没有渗进去。盆和土壤边缘分离,水分从边缘漏出去了。

  怎么办呢?

  1 浇一次水再分成几次,每次少量,让水分慢慢渗透到根部。

  2 或者盆浸法,整个植株浸在水盆里,泡5~10分钟,板结的土壤会冒气泡,水分会渗透进去。

  另外还要注意:植物在生长期、休眠期需要的水分也会不同。休眠期花卉生长非常缓慢,需水量极少,浇水要严格控制。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