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他来到学校,看到熟悉的老师,同学,他又会变得开心不已,完全忘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所有的学习都是为未来做准备,如果我们都能看到学校生活的本质除了让孩子学习到知识之外,也能让孩子更充分地感受生活,让孩子在集体中去让人格得到滋养,我想即使孩子在一段自由自在的假期生活之后有一点点厌倦的情绪,他也会迅速地调整好自己,投入到积极而规律的学校生活之中。

一眨眼,已经开学半周了,每天早上看着仔仔穿戴整齐地出门,晚上再等待他回家,听他神采飞扬地分享在学校一天的见闻。

看他这个状态,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家伙在开学前一天晚上,曾躺在床上一脸焦虑地对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学!

他的话让我不由得一惊,纵然我身经百战,听他这么说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点小紧张的。尤其这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告诉我不想上学。

不过我马上就释然了,想一想,换了我自己,在经历了两个月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后,也不想开学啊!

我摸摸他的头,说:“哎呀呀,我也不想你开学!你上学了就要跟你的同学们在一起,那我会失落的。还是别去了,天天在家陪我和你爸比较好。”

听了我的话,他立马一脸警惕地看着我,说:“不要,我喜欢跟小伙伴们在一起。”想一想,又说:“可是我还是有点不想开学。”

“那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是因为要见老师了,紧张吗?”我问。

“不是,我怎么可能会紧张见老师呢?”他摇摇头。

“那是因为上课不自由?”

“也不是,我觉得上课很有意思啊,所有的课我都喜欢。”他说。

“哦,那究竟是为什么呢?”我问,“你自己知道原因吗?”

他歪着脑袋思考了一会儿,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呢,就是有点不想上学!”

“好的,那就接纳你这份不想上学的想法吧,这很正常!”我说。

过了一会,我说:“仔仔,你知道吗?你的小学就只剩下最后一年了。这一年结束,你就会和班上的同学分开,你们各自去往不同的初中,或许会有一些同学在初中会再碰面,但也或许你们各自都不会再碰面了。虽然你们都有微信,微信上还可以继续保持联系,但是你们班上的同学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整齐地聚在一起,同进同出,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了。”

“不止和同学会分开,跟你们老师也会分开哦!”

“跟老师分开了也没关系啊,我以后还可以继续回学校来看他们啊!”仔仔说。

“嗯,你是可以回来再看他们,但是你再也没机会享受老师讲课咯,你们现在的老师再也不能手把手耐心地把知识传授给你们,你再也不能每天听到老师对你们的谆谆教导了,就算老师的批评、指责都再也没机会了。你也再不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在教室里学习、休息,在校园里自由地奔跑,在图书馆看书,学校美丽的环境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享受了,就像你的幼儿园一样,你离开了,就再也不能回去了。”

“啊?好忧伤啊!我可不可以不要长大,不要和老师同学分开?”仔仔忧伤地说。

“不可以哦!因为时间会推着我们往前走,你会慢慢长大,爸爸妈妈会慢慢变老,一旦长大,就再也回不去咯!一年以后,或者更准确一点说,几个月以后,不管你们愿意或不愿意,都一定会分开。”我说。

“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有点伤心呢!”他想了想,说:“所以,我要珍惜现在对吗?”

我点点头。

“那我还是早点睡觉,明天早点回学校。”仔仔迅速躺下,闭上眼睛。

当孩子逐渐升入高年级,经历了一个暑假自由自在的生活后,面对新学期开始,孩子们都可能出现一些抗拒上学的言行,这是正常的。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只是因为暑假和上学的差距太大了,为不能再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有些难过和伤心。

当孩子言行中流露出对上学的紧张和担忧时,不要太过担忧,不要跟他讲大道理,也不要批评指责,而是允许他表达,陪他一起看看“不愿意”的背后是什么。

很可能,孩子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当他来到学校,看到熟悉的老师,同学,他又会变得开心不已,完全忘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但孩子也可能是真的厌学,比如学习压力过大,家长过分看重成绩,孩子没有时间玩,在学校也没有朋友,比较孤独等。这种情况更需要家长耐心地陪孩子一起面对,看看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陪孩子解决。

虽然随着孩子年级的不断上升,当升学压力越来越大时,家长都会不由自主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成绩上。但无论如何,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去学校的意义绝对不仅仅只是为了学知识,为了成绩和考学。

他们去学校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让自己学会观察与思考,让左右脑获得全面的开发,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去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让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丰富。

在知识的学习以外,孩子要去学习科学、艺术、运动、音乐及其他可以开发他们所有能力的活动,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这样多元化的活动,才会让孩子的左右脑得到全面开发。

孩子还要学习与同学相处,去学校最大的优势不仅仅是学习,而是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学习与人相处。想一想,一个班级少则二、三十人,多的也有五、六十人,如果孩子能够与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友善相处,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样的孩子,哪里还需要家长担心他长大后无法融入社会呢?

未来孩子将要与全世界的孩子打交道,他们如果能够在陌生人面前丝毫不胆怯,能够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做朋友,这才会帮助他们未来走得更远,而孩子在学校中,如果能够主动走出班级,与其他班级、其他年级的孩子交朋友,也会让他们懂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学到友善的能力,这也有助于他们的人格绽放。

在学校,孩子还要与老师打交道,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他们有的上课生动幽默,有的上课枯燥乏味,有的温和,有的严厉,有的细心,有的粗犷,有的注重孩子的精神状况,有的注重学习成绩……,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老师在对待孩子时都有自己一套独有的方法。

如果孩子能够去感受每一位老师不同的风格,感受老师在他独有的外表和风格下,在非常用心地备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无私无悔地把知识和本领传授给孩子们,孩子就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懂得对老师感恩,感谢老师把知识和本领传授给自己,更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

孩子就更有机会在老师的帮助下,让自己的潜能完全释放,人格也会更加健全。

所有的学习都是为未来做准备,如果我们都能看到学校生活的本质除了让孩子学习到知识之外,也能让孩子更充分地感受生活,让孩子在集体中去让人格得到滋养,我想即使孩子在一段自由自在的假期生活之后有一点点厌倦的情绪,他也会迅速地调整好自己,投入到积极而规律的学校生活之中。

——END——

特别声明:本文为60分妈妈月华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60分妈妈月华”

如未经授权转载,将举报,并追究法律责任!

【60分妈妈月华】畅销育儿书作者,国家级儿童心理咨询师,著有《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专注宝宝的吃喝拉撒,生长发育,学习力培养及身心成长,也关注妈妈的心灵成长,健康的母婴关系才能培养出更加杰出的宝宝。如果你想孩子身心灵都能更健康,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