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段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超脱出爱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就像《朗读者》的作者施林克在接受专访时说的,“人不因为曾做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 ,当然,汉娜不完全是魔鬼,而米夏,也并不完全不是魔鬼。感人的故事总能在看似寻常之处给人带来新的感受,米夏和汉娜的命运纠葛也并没有因为汉娜的锒铛入狱而结束,至于他俩的结局,大家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卡夫卡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

今天小C就给大家取来了一把这样的斧子,这本书就是朗读者《朗读者》。它貌似是一段惊世骇俗的不伦之恋,但深思之后却发现,这爱情故事更像是诱使读者思考道德边缘的一道犀利设问。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二战后萧条破败的德国,救赎与罪责,空虚和迷茫,战后第二代对前代罪恶阴影的困扰和反思。

在作者本哈德·施林克身为法学家的笔触下利用男女主角的关系,讲述了法律条文在回答这个时代道德灾难时的束手无策。

也因此这本书获得了法拉达奖、世界报文学奖,并且成为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热销榜冠军的德语书籍。

本哈德·施林克

爱是这部作品的开始也是贯穿全书的重要线索。伟大的爱情故事离不开惊异、幻想、占有、不忠、无尽的失败、不可遏止的对天长地久的渴望。

而这些,在今天要说的《朗读者》中经历了同样的轮回。

那是在1958年10月某个周一的下午,少年米夏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身体不适吐了一地。

恰好被路过的一个叫汉娜的女子撞见,她不仅不嫌弃还帮米夏清洗干净。并把他送回了家。

原来米夏得了黄疸病。

养病期间,米夏一直对汉娜念念不忘。

四个月后,米夏的身体终于完全康复了。借着道谢的机会第一时间找到了汉娜的家。

万万没想到的是,年龄相差21岁的两人对彼此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两人很快确认了恋人的关系。

在这段关系中,汉娜无疑处在掌控者的地位。此时的米夏还只有15岁,是个情窦初开的男孩,他对汉娜的爱完全被欲望支配了。奇怪的是,每一次汉娜和米夏在一起,汉娜都有一个要求:

让米夏为她朗读书本。

于是,一个朗读,一个倾听,成为他们约会的固定内容。

这也为日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原本米夏对朗读这件事并不感兴趣,但汉娜却是一位专心的倾听者,她随着米夏朗读的书中情节痛哭、大笑,十分投入。

时间久了米夏也不由自主地沉醉到书本中去了。

和所有恋爱中的人一样,他们的相处也不总是愉悦。

一次,米夏起床出去买早餐,怕汉娜以为自己无故离开,所以特意留下一张纸条说明原委,可等他回来后,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汉娜随手拿起的皮带狠狠的抽了一顿。

汉娜勃然大怒,责怪米夏独自离开,而对于米夏留下的字条,汉娜则表示自己根本就没有看见。最后只得以米夏的妥协、道歉收场。

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有些小争吵,但他们依旧朗读、沐浴、做着爱做的事,度过了一段亲密的时光。

为了让汉娜更多的了解自己,米夏邀请汉娜来家中做客,她打量着米夏家中的每一样东西,高档家具、高档钢琴、精致的餐具,一切的一切都透露着这是个非常优渥的家庭。

事情到这个时候发生了变化。

等米夏到了高年级,正犹豫要不要把汉娜的存在告诉自己的好友时,汉娜消失了……

米夏独自度过了这一段伤痛的时光,这期间不是没有女孩走进他的生活,但他却无法再爱上任何人了。

这一晃就过了7年,米夏已经是法学院的学生了。

在一次对二战纳粹分子的审判旁听席上,他竟然见到了汉娜。

更令人惊讶的是,她坐在了被告席上。

汉娜到底经历了什么?

随着庭审的深入汉娜的过往也一点点呈现在米夏面前,她原本是西门子公司的女工,21岁那年,却在公司准备晋升她时辞职跑去集中营当了看守。

汉娜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工作很简单,无非就是执行命令,但在那时她就有了一个爱好,那就是从囚犯中挑选柔弱的姑娘来为她朗读书本,第二天再把她们送去毒气室。

这一刻米夏甚至觉得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她。

我从来不知道,汉娜在既不去上班也不同我幽会的时候,到底在干些什么。每当我问起她,她就把我给顶了回来,其实,与其说我们俩共享着同一片生命世界,不如讲她在自己的世界里给我让出了一角空间。

庭审连续进行了好几天,米夏每场都到。汉娜最终被指控犯有蓄意谋杀罪。

因为在一次后来被称之为“死亡行军”命令中,她没有及时开门让囚犯逃生,导致几百名无辜的生命丧生火海,汉娜被当作主谋。

庭审的最终证据落到了一份文书上,只要文书上的签名确为汉娜的笔迹,谋杀罪就成立了。

如此关键的时刻,汉娜却放弃了笔迹鉴定的机会,她承认了文件是自己所签。

汉娜不假思索的拒绝了她最后的机会,米夏觉得事有蹊跷。

往事一件件显现在眼前,为什么汉娜总要自己朗读给她听?为什么当年自己留了小字条,她却偏说没看到?

汉娜根本就不认识字!

她是文盲,但她羞于承认自己的缺陷,换工作也只是为了掩饰自己是文盲这一事实。

而这一次,为了掩盖这件事,她为自己承担下了一项重罪。由此汉娜被判终身监禁。

对于汉娜的选择,我们也许能在一次对中国政法大学中德学院的客座教授的采访中找到些许答案,“在汉娜那个时代,德国人当中几乎没有文盲,汉娜的一生都以自己是文盲为耻,是羞耻心让她做出了一生当中所有的重大选择。”

而我们不禁要继续追问,因为文盲特别少而羞于承认自己是文盲,那她承认自己是罪犯是因为当时的罪犯特别多吗?

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汉娜是纳粹罪犯,同时又是无知的、被大环境利用的可怜囚徒。她既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但这并不能为“平庸之恶”开脱罪责,“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为什么一个普通的人会无意识沦为他人意志的执行者?

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在《见字如面》里,对宋振庭和夏衍的往来信的解读中得到另一种思考。

回到故事中,发现真相的米夏是矛盾的,他想讲出实情,但同时,他又无法原谅汉娜之前的行为,觉得她确实有罪。

并且,只要汉娜入狱,就能从他的生活中彻底消失。就这样,因为米夏的私心,汉娜失去了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感人的故事总能在看似寻常之处给人带来新的感受,米夏和汉娜的命运纠葛也并没有因为汉娜的锒铛入狱而结束,至于他俩的结局,大家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这段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超脱出爱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就像《朗读者》的作者施林克在接受专访时说的,“人不因为曾做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 ,当然,汉娜不完全是魔鬼,而米夏,也并不完全不是魔鬼。

人性、兽性与神性,经常以不同配方共存于常人身上,就像正义、残酷、宽容与惩罚,经常同在于这个复杂的世界。谁有权扔出手上的石头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