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汉朝时期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后宫干政,从刘邦的老婆吕雉开始,一直到后来的窦太后,都是后宫干政的典型例子。而且除了汉朝以外,其他的宋朝、唐朝、清朝都有过后宫干政的情况。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朝就连宦官干政这种现象都很频繁了,为什么后宫干政的情况却没有过呢?

明朝严禁后宫干政的制度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设立了一系列的制度,这其中就有严禁后宫和宦官干政的制度。虽然说禁止宦官干政这一条制度到了后来基本上就已经形同虚设了,但是严禁后宫干政的制度还是被历代皇帝严格遵循的。

明朝的皇帝幼年继位的也有,但是即便这些皇帝的年龄很小,他们也依然没有仰仗后宫的太后或者皇后,反而是仰仗太监多一些。没有了皇帝的仰仗,后宫里的太后或者皇后就自然没有垂帘听政的机会了。明朝妇女的思想被束缚

明朝时期妇女的思想被束缚的很严重,南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学说叫做程朱理学,可笑的是程朱理学在宋朝并没有被提倡,却在一百多年后的明朝兴起了。明朝的妇女们都讲究三从四德,从来都不过问男人的事情,就算是后宫里的皇后和妃子也必须要遵守这些,后宫干政在当时来说就是妇女的一种失节,所以一般是不会有人触碰这个底线的。明朝的内阁制度

除了受到思想的束缚以外,明朝的内阁制度也是导致明朝没有出现过后宫干政这种情况的原因,众所周知,万历皇帝是明朝最懒的一位皇帝,他不上朝的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这么长时间不上朝,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朝政早就乱了,但是明朝不一样,因为明朝有内阁。

其实明朝相当于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皇帝的权力都是分散到各个机构的,内阁主要负责的就是处理军机要务,皇帝一般来说只要同意或者反对就可以了,所以即便是皇帝不上朝,朝廷也依旧照常运转。如此一来,即便是后宫想干政都没办法了,因为朝廷根本就不需要她们瞎凑活。

那么,你觉得哪个是明朝没有后宫干政的主要原因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