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时候,民兵们进行一些基本军事训练动作,比如匍匐前进,射击,投弹,刺杀等等。在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下,我国为了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关于全党抓军事,实行全民皆兵的号召。

我们知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中国最难熬的时候。因为在那时,美国和苏联同时向中国施压。在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下,我国为了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关于全党抓军事,实行全民皆兵的号召。这也成为中国发展历史上最光辉的一笔。所有被武装成士兵的农民,工人和军人,他们一起共同保护祖国。

抵御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入侵,彻底粉碎了他们入侵中国的计划。这也为中国后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那时候,我国最多的军事力量就是民兵,就是民间武装力量。他们既要抓生产,也要进行军事训练,生产国防两不误。那时候,能成为民兵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那时候,枪发到很多老百姓的手中,他们非常激动,也很自信,极大程度地激发了人民爱国的自豪感。

那时候,民兵们进行一些基本军事训练动作,比如匍匐前进,射击,投弹,刺杀等等。全民皆兵的那个年代,人手一把枪,而且枪法奇准无比。在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下,虽然全民皆兵,但并没有发生战争。这也是好事,毕竟全民皆兵只是一种战备状态,没有发生战争自然是最好的。尽管很多民兵在进行完军事训练之后,非常想上战场,甚至有一些小冲动。

但是后来在抗洪抢险,维护地区治安行动中,他们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巅峰的时候,我国拥有3000多万民兵,而且人手一支枪。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江山一片红”。全民皆兵,全民有枪的那个年代,是一个充满民资自豪感的年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