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到不凡的三个认知转变

推动一个人成长的三种力量

从年青人的角度看,一个年青人要想不断的成长,实现自我精进,理解下面这三句话,就很关键:

01-经历比学历重要

学历代表你过去的学习能力,也不代表你学到了什么。但经历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经验。

比如,最近在网络上火热的沈巍先生,读了那么多书,又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拾荒、流浪了二十多年,可谓阅尽人间百态,看尽世间繁华。

因此,沈先生给人讲解一本书,就会让人感觉不一样,这就是一个人的经历决定的。所以,沈先生能以一个脏污不堪的流浪者形象,在今天的抖音短视频时代能火起来,不是偶然的。

一个人的经历,会增加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和厚度,为什么有的人学富五车,遇到事情却手足无措,心神具散?根源就在经历不够,见识不够。

学历能够帮助一个人敲开求职的门,但经历才能帮助一个人打开解决问题的门。这就是经历的力量。

02-观点比观感重要

你看到什么不重要,有什么感受也不重要,关键是你从中得出了什么有价值的结论和观点?

我们很多人看完一本书,看完一场电影,或看到一件事情,包括经历了什么,当时可能心潮起伏,甚至涕泪横流,但过后就忘的一干二净。

但有的人就不是这样,前段时间热播的《都挺好》,有人看了就看了,有人则看完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发在今日头条上、抖音上,还吸引了很多粉丝。

比如,我没看这部剧,但“北有谢广坤,南有苏大强”这个观点就吸引到我了。我知道谢广坤,但不知道苏大强,于是,我就想去看看《都挺好》了解一下。这就是观点的力量。

03-角度比角色重要

你可能是一个员工,是一个下属,但并不妨碍你以一个老板,一个领导者的角度看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么说并不是那种鸡汤式的逻辑,比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智模式的锤炼,就是能一个人随时切换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还有一个误区是很多人会被自己的现有的身份和角色固化,比如,我又不是领导,我又不是老板,我为什么要那么做?但问题是,我们可以不那么做,但可以尝试像他们那样思考,这会帮助我们能更深刻、全面的认知职场中很多难以理解的事情。

另外,一个人在职场中能脱颖而出,本质上是由其说话做事的不同角度决定的。因为角度,能形成切割,能形成对比,能形成反差。

比如,我们知道一个品牌叫85℃,为什么叫85℃呢?当人们一好奇,品牌营销的效果出来了。这就是角度的力量。

所以,我们看一个人能从平庸到不凡,能从失意到逆转,他一定是懂得、并掌握了这三种力量的来源!

换句话说,一个平凡人的逆袭,一定不是投机的结果,而是长期的战略选择!

何谞雄

2019年3月31日

广州

——————————

作者简介:

何谞雄 ,嘿嘿嘿品牌策划创始人,橄榄领导力中心创始发起人,企业目标达成系统咨询师,企业战略营销顾问,近十年来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产品策划、商业模式设计、互联网品牌营销等咨询顾问工作,以及基于企业品牌战略下的核心领导团队打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