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刚过,一则“台湾康师傅解散,不再生产方便面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在一个朋友的评论里有人说道:“先是小时候吃的九头崖月饼没了,这下连我回家的泡面也没了!”

眼瞅着春运马上就来了,年底冲业绩的关头。“被解散”的大陆康师傅,连发声明阐述两者的关系。

▲大陆康师傅急忙撇清关系

康师傅方便面1992年问世,在几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便捷、美味、易储藏的方便面,曾是白领、学生的美味佳肴,每到春节,火车上总会充斥着各种方便面的香气。

尽管如此,在行业内销量遥遥领先的康师傅,日子也并不好过。2011年夏季,康师傅销量达到巅峰,其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港元,而如今只有530亿港元左右,五年间缩水近900亿。

康师傅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4.75%,其中二季度利润更是创康师傅近10年来单季利润的最大跌幅。

但其实不仅是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大陆方便面四强过的都不好。

▲统一老坛酸菜代言人汪涵

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觉醒

随着消费者大健康意识的觉醒,安全和营养逐渐成为食品购买的衡量标准。尽管康师傅在与消费者接触的各种渠道中,强调“健康食品”,但以康师傅为代表的传统快消品身上“垃圾食品”的烙印似乎永远也洗脱不掉。

即使是打着“非油炸更健康”口号的五谷道场在去年也被中粮挂牌出售!

▲主打“非油炸”的五谷道场

再加上,方便面价格一涨再涨,如今一桶84g的汤大师就要售价6元,同样的价格可代替方便面的食品太多

网络订餐加速了方便面的淘汰

尽管康师傅、统一等方便面厂家不断的在研发新的口味和卖点,但事实上消费者选择方便面的核心诉求仍是食用方便,消费场景还是集中在乘坐交通工具或赶时间、图省事。

▲“百团大战”后的互联网外卖平台如今只剩MLB三家

随着美团外卖、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等互联网外卖送餐平台的兴起,吃饭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泡面,你只能选红烧牛肉味还是老坛酸菜味,而外卖平台则可以吃啥买啥!

现在就连@深圳快车道品牌营销事业群楼下的便利店都开始兼职快餐了!

自己,不作就不会死

“康师傅是日本企业”这种老梗自不必多说,对此持有意见的消费者在认知到这一点后(现代企业信息会变得越透明),确实使康师傅失去了一些用户,但占大头的还是食品行业最敏感的安全问题。

从2009年始,康师傅先后出过"变质门"、“浑浊门”、"异物门"等安全事件,其中最严重的还是2015年 “黑心油”事件,遭到了包括政府在内全台湾的抵制,当时称“灭顶行动”(顶新)。

▲台湾导游号召大陆游客抵制康师傅

虽然大陆康师傅尽量撇清关系,降低黑心油事件对于自身的负面影响,但消费者不管你说的那些的,反正都是你家的!

消费者和市场是有记忆的,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是企业长期坚守的底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