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到病情恶化、死亡逼近时,父亲忍着内心的痛将实情告知了大伯,场面很让人揪心,在场的人无不泪如雨下,而与家人抱头痛哭后的大伯选择了平静,大伯说:“死不可怕,怕的是自己死得不明不白。看过视频的人都知道,傅达仁喝下毒药的那一刻其家人都是穿戴整齐,固然这是在离别,所有人却依然充满了尊重和阳光般的面容,家人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悲伤,而是相聚在一起,唱着歌陪同老人面带笑容地走向死亡。

谈论死亡,也是为了生者更好地活着。

曾经,台湾某知名节目主持人,因不愿忍受胰腺癌的疼痛,更不想进行继续治疗,在家人陪同下于2018年飞赴瑞士执行安乐死以了此一生。看过视频的人都知道,傅达仁喝下毒药的那一刻其家人都是穿戴整齐,固然这是在离别,所有人却依然充满了尊重和阳光般的面容,家人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悲伤,而是相聚在一起,唱着歌陪同老人面带笑容地走向死亡。纵然家人有万般的不舍,但依然选择了接受,虽有人落泪但依旧选择了正视死亡的事实。

在此谈论死亡,也是为了生者更好地活着。

生活中太多的人都是乐于谈生,而极力避讳谈死,但世间万物生死共存,有生必有死。只是人们将死的话题裹得严严实实,或许只有对生万念俱灰、生无可恋之人才会大胆地说死,世人对死的惧怕是难以言喻的,避开死亡不谈,并不代表可以躲开死亡,倒不如直视死亡。谈论死亡,更为了活得坦然。

既然已生,也知必死,何不学会与死亡和平共处,直到你跟着死亡走的那一天。或许活得才会从容,人生才够完美,才会更好地享受生活,总比逃避死亡,故作将死亡遗忘的好。也比等死亡突然来临的时候让人更加惊慌失措,毫无防备的好。

在临床工作中,见多了死亡,心反而更加淡如止水,人生如戏,死亡的结局其实都早已写好。但面对将要随死亡而去的患者时,心里充满了敬意;而在患者面前刻意隐瞒即将死亡的实情时,心里却拥有莫名的愧疚,只因善意的谎言让其承受了更多的痛与挣扎。患者的子女有意隐瞒病情,看上去是孝敬,是大爱,实则是对双方心理上最大的折磨。既然每个人的生辰在来临之前会充满着期待与美好,那每个人的死期又为何不能多一丝等待与接受。坦然看待,消减恐惧,归于自然,最好的莫过于生时相依,死前的陪伴。直面,就不会留有遗憾,更不会留有来不及、说不出口的一切。

我的大伯活到70岁,在患肺癌的3个月里,前2个月家人也是选择了善意的病情隐瞒。直到病情恶化、死亡逼近时,父亲忍着内心的痛将实情告知了大伯,场面很让人揪心,在场的人无不泪如雨下,而与家人抱头痛哭后的大伯选择了平静,大伯说:“死不可怕,怕的是自己死得不明不白。”

最后的日子里,大伯与死亡淡然处之,他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大伯活出了奇迹,就是陪同家人度过了传统的春节。大伯走的时候,一脸安详,了无牵挂。

接受死亡需要过程,早些接受,早些坦然,迎来的会是海阔天空般的解脱。死亡也是一种美,学会面对死亡,坦然对那条死亡的大道说声:“你好!”剩下的就是更好地活着。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