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姓当中,冷这个姓氏并不算太常见,对于多数朋友来说,最熟悉的一个冷姓人物,或许是《战狼》系列电影的主人公冷锋了。不过,如果范围放在胶东半岛地区的话,冷姓的规模其实也不小,青岛的平度,烟台的海阳、招远,威海的乳山等地,都有不少冷姓人。本文要介绍的,就是青岛平度境内的一个冷姓村庄。

青岛平度冷姓村庄有不少,仁兆镇冷家庄村就是其中之一

(配图均为冷家庄村周边场景)

这个村的名字叫“冷家庄”,位于平度东南部的仁兆镇境内,距离大沽河不远。这里地势平坦,村庄稠密,周围分别是鲁家丘、李家屯和詹家屯村,这几个村庄的名字结构相似,都是冠以姓氏。

青岛平度冷姓村庄有不少,仁兆镇冷家庄村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村志记载,冷家庄最早名叫“叠路屯”,是清朝初年由郭庄柳林的刘姓人迁来建村。叠路屯的意思是这里有一条叠路,推测是两条平行且距离很近的道路,在平原地区,这样的路并不鲜见。考虑到这里平坦的地形利于耕作,在清代以前,很可能也曾有人居住,只是没有文字记载下来。

青岛平度冷姓村庄有不少,仁兆镇冷家庄村就是其中之一

刘姓建村之后,冷姓人也迁了过来,逐渐繁衍壮大,成为村里的主要姓氏,后来村庄的名字就改成了冷家庄。

有趣的是,冷家庄这个名字跟冷姓人迁来的地点颇为相似,他们原来居住的村庄叫冷戈庄,两者相距也不远,按照现在的区划,冷戈庄同样属于仁兆镇。

青岛平度冷姓村庄有不少,仁兆镇冷家庄村就是其中之一

在胶东地区,某家庄、某格庄、某戈庄这三种村名结构都很常见,他们的意思也都差不多,中间的字,本质上属于助词,就是形容某姓人建立或者居住的村庄。也就是说,冷家庄和冷戈庄的名字读音略有不同,但基本就是一个意思。

青岛平度冷姓村庄有不少,仁兆镇冷家庄村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在冷戈庄村,还流传一种不同的说法,就是说冷戈庄的戈并非是助词,而是从“哥”这个词转换过来的。根据村志记载,元末明初,滇籍冷姓人经湖北省黄陂县迁到胶东,建立此村。后来因为人丁兴旺,不少分支从这里迁出,按照辈分排序,这个村的冷姓属于长支,也就是“哥”,因此村庄逐渐叫做“冷哥庄”,后来“哥”演变为“戈”,就成为现在这个名字。

青岛平度冷姓村庄有不少,仁兆镇冷家庄村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推敲起来,也有疑点。因为,在青岛境内,叫“某哥庄”的村庄,也不在少数,比如胶州境内的李哥庄,总不会带“哥”字的都是长支吧?其实,哥、戈、格三个字用在村名当中应该是可以通用的,并没有特定的含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