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舰体较小,所以南森级护卫舰在设计上放弃了宙斯盾战舰强大的防空优势,转而以反潜战为主要作战方向。在这组图片中,展示了挪威海军的托尔·海尔达尔号南森级护卫舰,这是挪威海军装备了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先进战舰,堪称世界最小盾舰。

环球军事网8月30日报道了一组图片,挪威海军宙斯盾舰与美国海军巡洋舰在大西洋合练。在这组图片中,展示了挪威海军的托尔·海尔达尔号南森级护卫舰,这是挪威海军装备了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先进战舰,堪称世界最小盾舰。

南森级护卫舰,是挪威皇家海军现役的主力战舰。该型战舰参考了西班牙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的设计,配备了美制的宙斯盾战斗系统与AN/SPY-1无源相控阵雷达,满载排水量仅有5000多吨,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舰。由于舰体较小,所以南森级护卫舰在设计上放弃了宙斯盾战舰强大的防空优势,转而以反潜战为主要作战方向。在该型战舰的首舰上,装备了两组8连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其余4艘只安装了一组,可以装填ESSM防空导弹。

南森级护卫舰总共建造了5艘,用来替代奥斯陆级护卫舰,成为挪威海军新型主力。但5000多吨的排水量,让它搭载的武器系统相对比较薄弱,全舰围绕宙斯盾系统进行建造,在舰体规模的限制下,做出了很多让步。而且由于预算有限,该型战舰也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全部战力。还好留下的改装空间比较大,以后还能继续进行升级。

南森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可达5290吨,以反潜战为主要作战方向,当然还可以用来保卫挪威的领海经济海域和海洋资源,也可以参加国际维和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其舰体布局虽与巴赞级护卫舰比较相似,但并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南森级护卫舰也采用了模块化的建造技术,全舰总共有24个大型模块构成,有13个水密隔舱,舰体由5层甲板组成。该型战舰设计以稳定性,隐身性以及抵抗战损的能力为主要设计目标,舰体航行与螺旋桨产生的噪音也降至最低。

由于在整个战舰上人员编制仅为120人,舰上的起居空间只能容纳146人,所以南森级护卫舰护卫舰还有多余的空间能够作为人道救援、难民收容或者海上医疗等用途。为了完成医疗救援的任务,舰上设置有比较完善的医务室。该级战舰的起居空间比较舒适,主要军官都有各自专属的舱房,配有淋浴设备。另外考虑到要容纳女性人员,最多可配置相当于编制人数两成的女性官员。该舰还配备有健身房,聚会厅,图书室,以及供士官兵使用的计算机娱乐室。

在动力系统设计上,南森级护卫舰采用燃气涡轮或柴油CODEG动力系统,主动力为一具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LM-2500燃气涡轮机与两具扎伊尔12伏柴油机,驱动双轴CRP可变距螺旋桨推进。舰上的电力系统则由4具 NTU 396型12伏柴油发电机提供,每一具的功率为900千瓦。舰艏还设置有一个伸缩式的电动辅助推进器,增加舰艇在港口或狭窄水域的灵敏度,舰舵采用了双舵构型。在该型战舰底部的13个水密隔舱,能够容忍两个隔舱进水而不影响其动力系统,三个隔舱进水仍然能够保证电力供应。推进系统则分散在三个相邻的隔舱之中,包括两个主舱室与一个减速齿轮舱。

在武器系统上,南森级护卫舰在舰首B炮位装备了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以最多容纳4组8连装MK-41。不过挪威海军决定首先使用其中一组,装备了4枚装一管的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导弹,共计32枚。该型战舰还装备了一门,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速射型号,射速达到每分钟120发。该炮采用隐身外壳设计,另有8枚新一代NSM反舰导弹,两具324毫米双联装鱼雷发射器,装备英国BAE的"魔鬼鱼"鱼雷,还有4挺M-2HB12.7毫米重机枪。在南森级护卫舰的尾部还设置有一个机库,可以操作一架15吨级别的直升机,实际配备了1架法德联合研制的10吨级NH-90直升机。

由于南森级护卫舰头顶一个巨大的宙斯盾雷达天线,显得有点头重脚轻,全舰的重心抬高很多,抗风浪性能太差,7级海况都容易翻船。在2018年参加了北约最大军演"三叉戟节点2018"之后,处于失控状态的海尔格·英斯塔号,与一艘油轮在海岸附近相撞,来不及进行排水,已经在海上倾倒。虽然水兵们采取了及时抢滩的措施,不过最终海尔格·英斯塔号还是沉没了。虽然该型战舰在今年3月份被打捞出来,不过修复的费用却远超其5亿美元的建造费用,挪威方面已经放弃修复海尔格·英斯塔号护卫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