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模考的题目有一部分是机构自己出的模拟题,并非全是公考真题,这部分题目参考意义不大,因为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出的题目往往质量很差。我相信很多公考的同学都会参加周末粉笔的公考,往往有同学会惊讶自己所报考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岗位,并不是什么省厅组织部之类高大上的单位,怎么对手分数这么高。

下面我们先谈一谈行测这个大坑:

尽量少做模拟题,质量差到被谁啦,真题值得我们反复去做,这才是我们取得高分的关键。

题库里正确率在50%以下的题目都没有学习的意义。公考是压力测试,时间是故意不给够的,在这种题上浪费时间的瞬间就已经输了。

阅读理解,机构的技巧屁用也没有,读出来是啥就是啥,别相信所谓的“不能靠直觉答题”。公考干嘛要故意淘汰掉语感好的考生,嫌弃公务员的公文水平太优秀?

逻辑题,所谓的拆桥优先,否定论据其次之类的技巧很少用得上。真正错误的答案都是逻辑上说不通的。

资料分析,很多人选择先做,机构也这么推荐,这本应是个好方法,可惜出题人也知道你们会这么做。所以别无脑先做资料分析,权衡一下。

资料分析最有用的还是最普通的直除法。学习提高除法列式的速度比很多公式都有用。

申论这个坑更是深:

申论最重要的不是内容,不是结构,而是字好不好看。字难看,写得再优秀也是白搭,阅卷的看了不高兴。字好看,阅卷的看了舒服,文章再差也差不到哪。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申论一定要抄。注意,是一定要。因为一篇抄出来的申论,质量一定比自己想的要好,最重要是绝对不会偏题。而且抄比自己想节约时间,也就可以放慢写的速度,字迹也会更好看。

抄要有技巧的抄,别直接一大段照搬。具体要达成的效果建议去网上找篇政府发布的公文,别去看所谓的申论范文。

我相信很多公考的同学都会参加周末粉笔的公考,往往有同学会惊讶自己所报考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岗位,并不是什么省厅组织部之类高大上的单位,怎么对手分数这么高?相信我,等你参加完真正的公考后,在成绩公布那一天起,这些“大神”们大部分都会销声匿迹,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什么呢?请看下面:

1.模考的题目有一部分是机构自己出的模拟题,并非全是公考真题,这部分题目参考意义不大,因为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出的题目往往质量很差。所以我一直建议只做真题,不要去做机构的模拟题。除此之外,一套模拟题往往糅合了不同省份的题目,这也会造成成绩上的误差;

2.很多高分数的真考霸往往是公考老司机了,他们在参加模考的时候并不会选择自己真正报考的职位,而是选别的职位,这样可以避免暴露自己的水平;

3.有些人会使用互联网百度常识题,用计算器做资料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模考分数,这样是为了什么呢?不外乎就是想打击同岗位的竞争对手的信心,从而使自己在心理上有优势。

相信我,此刻你所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查漏补缺,而不是被他人影响你的心态和节奏。

如果大家觉得有用的话我再说说报考职位时一些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