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怀琳

潮汕人的老爷通常支各类神佛,而仙基本不在其列。潮人的老爷或者说潮人的神明其实并不好当。虽然每年正月之后就会享受到信徒的朝拜,在自己的管理区内巡游。但营老爷有文有武,文游就是在鼓乐鞭炮生中巡视自己的辖区。并不是所有老爷都能安安静静的走完这个历程,遇上武游,许多老爷是饱受折腾的,要不就得过火堆,要不就得给人扔下河里,还有抛上天的、拿来荡的、拿来拖的、拿来踩踏的、拿来转圈的、拿来丢着砸的,甚至还要被石头扔,乃至被抄家伙捅!

没有一个老爷愿意离开潮汕

各种耍老爷(图片由张金声老师拍摄,我只是盗图而已)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热衷于拍摄各种营老爷,而我自认不会拍照,所以反而考虑另一个问题,就是潮汕营老爷的起源是什么?老爷是有神通的,饱受折腾的老爷大可,随时可以挥一挥衣袖,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逃离潮汕,去什么北上广。那么老爷们为何选择把根留住?

1

营老爷起源

营老爷起源于各种庙会,庙会有与古代的祭祀和庆祝感谢丰收的活动有关。童恩正言从原始社会至历史时代的早期,鼓乐歌舞一直是钩通人神两界的重要手段[1],因此我们的巡游从不缺乏各种文艺表演。《礼记·杂祀》说春秋时子贡参加了酬谢农神的蜡祭之后,发表观感说“一国之人皆若狂”。可见典礼之隆重。

乾隆《安肃县志》卷一,《风俗志》说。“民间春秋祀田祖五谷之神,作乐宴会,盖祈谷报赛之遗礼也”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游神的起源。关于这种庆典在《荆楚岁时记》在“立春”条下记:“绵亘数里,鸣鼓牵之”。顾禄《清嘉录》卷三记录苏州东岳神会“在娄门外者,龙墩各村人赛会于庙,张灯演剧,百戏竞陈,游观若狂”。已经和我们潮汕乡里老热没什么区别了。

没有一个老爷愿意离开潮汕

潮汕游神场面

不过我还要把老爷抬出来巡游,这个又有什么来历?从形式看这个远源是古代宗教中的行像仪式,而直接渊源于南宋的台阁艺术,其中“抬神像游行”、“儿童装扮”以及“巡游”等应该起源于河北、河南、陕西一带的距今2700多年的“抬阁”艺术,于明代崇祯年间由江西传入广东,并迅速发展起来[2],塗城乡的塗戏就应该是其中一个变种。

没有一个老爷愿意离开潮汕

塗戏

另一个起源是“正祀”活动中。比如明清时期在立春之时,地方“文武官于县堂打春、领春、宴报春者,又以小土牛、芒神置纸楼内,鼓乐分送诸乡达,谓之送春。在城隍庙会及其迎神活动中,第一道程序往往就是县官给城隍发去行文,有的地方还派书吏去奉抬仪仗,迎神归来后他们还需在一旁伺候升堂,这是因为统治者把城隍视为自己在阴间的对应物。春神是国家级的管不了太多,就管春天天气好。地方性的老爷还管丰收,不管春天天气好坏,只要秋天丰收就行,所以老爷受重视程度相对高很多。可见我们潮汕人也是只追求结果的。

没有一个老爷愿意离开潮汕

抬老爷

2

为什么折腾老爷?

要说老爷不走的原因之前,我们不妨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些地方会折腾老爷。通常这些耍老爷的地方都有一个传说,某次某人因为什么事,对老爷做出如此这般的举动,结果老爷没有降祸,反而赐福,然后老爷就开始被耍了。

当然,大部分老爷是必须尊敬的,能被耍的老爷应该是比较调皮的。可能大部分老爷都接受不了被耍,千万不要以为耍老爷就一定能有好处,这只不过是生存者误差而已。

老爷被耍,实际情况是这个老爷一度不作为,民间才采取这种态度,警示一下老爷。

而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这是老爷出巡,安安静静的巡游,固然好,这是这样就有做各种然老爷满意的事,期望老爷不要把看到的不好的事捅上天。每年每日陪小心,都没时间做事了,经济发展很成问题。

而采取折腾策略就不同了,折腾老爷的准备工作相对简单。而老爷被折腾的半死,那还有时间管你们这里发生什么事?这些折腾老爷的村落据说发展的都不错,这似乎证明不论是来自人间还是天上的管制,凡采取积极不干预政策的,都能带来繁荣。

3

老爷你为何不走?

我考虑过,有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天下虽大,没多少地方的人热衷于拜老爷。去到一个不拜老爷的地方,老爷是要挨饿的,所以老爷一般不肯离开。

不过,不离开潮汕,可以离开所在的村落,这一来,折腾老爷的村子就没基层party组织了,震不住场面。所以我们又想了个方法栓住老爷们,这是我们潮汕人的伟大发明,应该向全世界其他宗教推广。

这个方法就是给老爷娶个老婆。给老爷—一般指神娶老婆不是我们潮汕人的发明,战国时期就有西门豹担任邺令时,破除“河伯娶妇”的陋习的故事。我们潮汕人不过是发扬光大而已。

没有一个老爷愿意离开潮汕

河伯娶妇

给神娶老婆的原因很简单,神成家立业了,就会收心,安心工作,做好这份工,保佑一方乡民。这和家中大人逼婚几乎是同一道理。

这个做法起于何时几不可考,好在我潮庙宇众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事实。

我们潮人有拜三山国王的,陇头村有座源自明朝的三山国王庙,王爷们都是单神。龙眼南寻洄古庙,源自康熙年间,是有老婆的。可见给神娶老婆的习俗不迟于清康熙年就有了。

没有一个老爷愿意离开潮汕

陇头三山国王庙

没有一个老爷愿意离开潮汕

寻洄古庙

另外传说同治年间,鸥汀官一村修建三山国王的大王爷庙时,众人将王爷夫人塑像制作完毕运回,途经横城古庙时下起大雨,天色又晚,只好到二王爷庙里去避雨。第二天,夫人塑像搬回大王爷庙,刚放上龛,夫人像便倒下,好像大王爷已不容许夫人在二王爷庙过夜一样。人们只好把她搬回二王爷身边,另塑一尊大王爷夫人像,所以“横城古庙”的二王爷有二位夫人同坐。据说此后每年正月十二游神时,“横城古庙”要用扫帚堵门,以防鸥上三王爷要为大王爷出气,而来打二王爷。可见我们潮汕这老爷老婆一娶起来就成为风气。

没有一个老爷愿意离开潮汕

鸥汀三山国王庙

有趣的是台湾九如三山國王廟,傳說嘉慶年間就有三山国王的大王爷娶当地女子徐秀桃做王爷奶奶的故事。或者这个就是我潮文化输出的一个例证。

4

可以给神娶老婆吗?

答案是可以的,战国就有的习俗。理论上,我们潮汕的老爷多数是神,神就是山川的灵气所化,而仙则是吃了类固醇的人。仙和仙结合,会有超级神仙出生,同时霸占各种资源,乃至天上的官职。神不同,来自各种资源,或死后为神(那是个中脑电波)。脑电波的结合,如水波,只会增加峰值。而资源的结合又会产生资源。所以神的结合是可以发生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另外神的结合,创造了资源,虽然多了一个受香火的,多领一份工资,也是合理的。

因为合理,而且有用,所以我们经常给神娶老婆,有了老婆,另了两份工资,神活十分愉快和丰富。潮汕几好都有,老爷点舍得走。

本号致力保留整理潮汕民间信仰及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本公众号,欢迎转发分享。

参考资料:

赵世瑜.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1996(1).

张国栋, 刘坚, 李运, etal. 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 25(1):4-7.

张静. 游神与演戏[D].华南理工大学,2014.

张屏. 雷州农村游神活动与乡邻关系的研究[D].

宋文婕. 不朽观念与仙话的兴起:论先秦仙话的发生[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112-125+195.


[1]童恩正:《中国古代的巫》,《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2]李兴文,黎国涛.飘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J].广州:文化与遗产,2014,07(01):147

来源:初一十五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南澳百事通团队,致力于传播潮汕文化,宣扬潮人精神,也不遗余力的提供汕头南澳岛的住宿、餐饮、游玩等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