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锂硫电池阴极主要成分为硫,而添入硫的方法则有嵌入法(intercalation)与转换法(conversion),前者多采用锂钴氧化物等化合物来提高体积能量密度,电极可以在结构与尺寸不变的情形下,将锂原子与晶体结构相结合。近期美国与中国科学家合作,为锂硫电池研发全新阴极,重量能量密度及体积能量密度,分别达到每公斤360Wh与每公升581Wh,意味将来的电池有可能更轻同时续航力更高。

科学家合作提高锂硫电池密度重量轻电量高!

科学家合作提高锂硫电池密度重量轻电量高!

处于研发阶段的锂硫电池,其密度可比锂电池高3-5倍。近期美国与中国科学家合作,为锂硫电池研发全新阴极,重量能量密度及体积能量密度,分别达到每公斤360Wh与每公升581Wh,意味将来的电池有可能更轻同时续航力更高。

锂硫电池阴极主要成分为硫,而添入硫的方法则有嵌入法(intercalation)与转换法(conversion),前者多采用锂钴氧化物等化合物来提高体积能量密度,电极可以在结构与尺寸不变的情形下,将锂原子与晶体结构相结合;而转换法则是使用可改变结构的硫,甚至可溶解在电解质中。简单来说,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电池要么小又重,要么轻而大。

不过最近由麻省理工学院、三星高等技术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团队研发出新方法,把纯粹的硫和谢夫尔相(Chevrel phase)硫化钼颗粒结合并压缩,打造全新混合阴极,且该制程也同时改善硫导电性不高的问题,这让电极可以用较少的碳涂层来提高导电性,碳比例可从原先的20-30%降至约10%。

目前该团队也已开发出容量达1,000 mAh的三层袋状电池,重量能量密度与体积能量密度已分别达到每公斤360Wh与每公升581Wh,而当今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约为每公斤265Wh与每公升700Wh,锂硫电池则两种都是400Wh。团队展望未能能透过最佳化实验与设计,将能量密度提高到每公斤400Wh与每公升700Wh,意思就是电池可既轻电量又高。

不过这种新电池也有缺点,就是寿命不长。麻省理工材料科学工程师Ju Li表示,新电池寿命不高的原因并非因为阴极设计导致,是整体电池设计造成的,未来也会进续改良以解决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