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河池这块土地上,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的不仅仅是巴马的珍珠黄玉米。河池广大农村居民至今基本保持比较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这里的阳光更加明媚、空气更加清新,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出来的五谷杂粮可以养育出众多的寿星,是河池最具养生价值的食物。

重庆籍的蓝玉荣女士作为一名候鸟人,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生活已有6年时间。这期间,每年她都要做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到巴马东山乡选购几百斤的珍珠黄玉米,拿回去之后,磨成玉米粉,每天煮一小锅的玉米粥食用。她说:“长期食用珍珠黄玉米,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在河池这块土地上,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的不仅仅是巴马的珍珠黄玉米。众所周知,“生态美”是河池市最为闪亮的名片。河池广大农村居民至今基本保持比较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这里的阳光更加明媚、空气更加清新,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出来的五谷杂粮可以养育出众多的寿星,是河池最具养生价值的食物。独特环境育五谷

自古以来,河池就是一个以农耕生产为主的区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为了生存繁衍,开山垦荒,种粮种薯,向土地觅食。适宜的气候环境弥补了并不肥沃的土地的缺憾,种植出来的五谷杂粮,让他们可以填饱肚子,从而让生命得以延续,繁衍生息得以持续。

巴马的珍珠玉米,产于几个具有独特气候和特殊土质的石山乡村。属于传统的老品种玉米,颗粒小、圆且硬,生长期长,没有施用农药和化肥,不受任何污染。这种玉米营养丰富,比一般玉米含的蛋白质高,易于消化,热量低,含不饱和脂肪。这种玉米中的赖氨酸、镁、纤维素、胡萝卜素等,不但具有治癌、抗癌和防癌作用,经常食用还能增强人的脑力,有益于健康和美容。用珍珠黄玉米制成的食物,当地群众称之为“长寿粥”或“黄金食”。

如果说巴马的珍珠黄玉米是玉米的代表,那么,南丹巴平米就是河池大米的一个代表了。巴平米源自云贵高原南麓、桂西北高寒山区,海拔近1000米,具备典型的高原气候,四季如春、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稻米全生育期长达150天~170天,一年只种一季。

巴平一带拥有独特的粘性黄泥沃土,它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粘重,富含有机质及各种营养元素以及超强的保水保肥性能,为优质稻米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条件。这一带没有河流,全部由天然山泉灌溉庄稼,这些山泉水清甜洁净,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巴平米拥有悠久历史,自古以来在岭南区域就是非常出名的美食大米。据历料记载,宋元丰时期,巴平米被南丹土司用于进献朝庭,宋帝神宗颁诏钦定为御用品,并赏赐新南丹州印。2008年获中国地标商标认证,2011年获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2013年获绿色食品认证。

说到河池的五谷杂粮,不得不提东兰墨米。墨米,又称黑糯米,壮话叫“候墨”。由于特定的山区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环境,远离城市,农业生产区域内没有受到工业“三废”污染,在一年的气候分布中,光温充足,雨热同季,夏长冬短,年无霜期达300天左右,自然固有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墨米生长。在种植上,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测土配方施肥与稻田水气平衡管理等技术,对环境无污染。该米营养丰富,硒元素含量高,达0.20-0.35mg/kg。还含有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阴补脾、健暧肝、明目活血之功效。除可作产妇和病弱者、老人的滋补食外,还可治疗一般性的铁打损伤、风湿病等,故又称“药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古籍药典详有记载:“墨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温肝,益气补血,生津润胃,活筋壮骨,利便止泻,抗衰保颜等功效。”长期食用,有健体及延年益寿之功,因而古代宫廷把墨米列为首选贡米。民族品质谷中见

自古以来,河池的各族人民为了生存,为了繁衍生息,一直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天斗与地斗,用自身的智慧和勤劳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河池各族人民这种不怕苦不怕累,吃苦耐劳的品质的养成,正是长期食用他们自己生产的五谷杂粮。换一种说话,生长在河池这块土地上的五谷杂粮,不仅养育了河池的各族人民的生命,同时孕育了河池各民族的性格特征。

珍珠黄玉米适应大石山区的气候,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每到抽穗之时,稍微用一些农家肥去培根,便能结出金灿灿的棒子。虽然产量不高,却省去了繁杂的工序和高昂的成本,只需要简单的劳作便可得到收获,非常适合生活在石山中的布努瑶耕种。每年开春时节,勤劳的布努瑶山民便在碗口大的石缝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春雨过后,一簇簇鲜绿的生命便“破石而出”,他们昂着脑袋呼吸清新的空气,那姿态似乎在向人们展示它顽强的生命力。

珍珠黄玉米的杆子不高,但坚实挺直。它居沟壑则不折节,处绝境而不悲观。它的根如鹰爪般牢牢地抓住方寸之土,那些精灵的气根深深地扎入石缝之中,蓄精积锐,审势待发。任凭风吹雨打,任凭烈日炙烤,它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能给人以一种自信和力量。

珍珠黄玉米的性格,不正是布努瑶山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象征吗?

珍珠黄玉米的颗粒坚如砾石,使那些想赖之生存的寄生虫束手无策。因此布努瑶山民不必为粮食的储藏问题而费尽心思。他们只简单地把珍珠黄玉米连“外衣”悬挂于木楼的横梁之上,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愈是烟熏风晾,米粒就愈为坚硬。难怪长期以珍珠黄玉米为食的布努瑶山民的意志是那么的坚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他们总是保持着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是任何歪理邪说惑众谣言所不能动摇的!五谷养命又养生

河池独特的山水秘境,让在这山山水水里发芽成长和成熟的五谷杂粮,汲取大地的精华而结晶成体,从而不仅具备了充饥的功能,还可以养育生命的健康与长寿。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的原则,同时也说明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主导地位。营养学也认为,最好的饮食其实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的第一原则就要求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在日常生活中,只吃精米是不符合平衡膳食原则的,还要吃粗杂粮,如小米、玉米、荞麦、高粱、燕麦等。研究表明,进食粗杂粮及杂豆类后的餐后血糖变化一般小于小麦和普通稻米,利于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国外一些糖尿病膳食指导组织已建议糖尿病病人尽量选择食用粗杂粮及杂豆类,可将它们作为主食或主食的一部分食用。

河池农村最常食用的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亚油酸能防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淀,对防止高血压、冠心病有积极作用。此外,它还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国科学家还发现,吃玉米能刺激脑细胞,增强人的记忆力。玉米中所含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可以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性病变的发生。

五谷杂粮中的黄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宜常吃。用黄豆制成的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也具有药性:豆腐可益气、清热散血,尤其适宜痰热咳喘、伤风外感、咽喉肿痛者食用。

在河池各地,五谷杂粮的品种十分丰富,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食用五谷杂粮的时候,可以任意搭配,从而实现饮食的营养平衡。

曾经有专家对巴马百岁老人做过调查,巴马寿星们的主要食物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自然生态作物。主要粮食有珍珠黄玉米、香米、粳米、糯米、小米、红薯、山芋、黄豆、猫豆、木薯等。蔬菜以青菜、南瓜、南瓜苗、红薯叶、苦脉菜、野藤菜、雷公根、儿粮菜、鲜米菜等为主;同时还有竹笋、香菇、木耳、剑花等山珍。这些粮食和蔬菜都是自然生长的“绿色食品”,多用农家肥种植。百岁老人所食的油料以火麻油、茶油、蝴蝶果油等为主,很利于人体健康。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以来,河池各族人民以自身的勤劳和智慧,借助大自然的恩赐,把靠山种粮靠水打渔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用自己的汗水换取五谷杂粮养育生命,繁衍生息。同时,也成就了让世人羡慕的健康与长寿,快乐与幸福。

来源:河池日报

编辑:谭紫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