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中粮福临门主办的“我爱唱童谣”迄今已举办了三季,今年以“咏经典”为题,探讨儿童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因此,这一季的“我爱唱童谣·咏经典”除了鼓励有更多的儿童音乐作品涌现之外,它还承担了另外的一层职能:对中国传统诗文的传颂。

作为一位在音乐行业里服役十数年的从业者,同时也是一位六岁女娃的父亲,我日常除了关注当下的发片歌手,也关注儿童音乐领域。我非常认同我的好朋友、也是著名的乐评人邓柯所说,“中国流行音乐的问题其实是音乐教育的问题”。我们当下在流行音乐中碰到的许多问题、产业的先天发育不良等,若能打小建立起科学的音乐发展观、正确的音乐审美价值观,正所谓“音乐从娃娃抓起”,许多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我正在上音乐课的女儿)

在当前的儿童音乐市场中,我们往往更重视以钢琴为代表的技能类器乐学习训练,虽也有“一切从孩子出发”的奥尔夫教学法近年开始受到重视,但也属方兴未艾。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们听什么样的歌”仍旧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有人说,华语流行音乐造血功能不足,缺乏新血,导致了行业的暮霭沉沉;持这种论调的人应该来看看华语儿童音乐市场,孩子们其实没有那么爱听德彪西莫扎特,也没有那么爱听你给他播的《学猫叫》和《大王叫我来巡山》。

论及儿童音乐长期存在内容缺口的症结,一是资本的趋利性,作为音乐创作和制作者们,去打造那些销售给青少年(Teenage)的音乐显然更具投资回报比;另一方面,儿童音乐自有其创作规则和技巧,它需要长时间的历练,还要有爱孩子的心,它看似低门槛,但门槛是在门里面的。

有人在逐利,也有人在追逐其他。由中粮福临门主办的“我爱唱童谣”迄今已举办了三季,今年以“咏经典”为题,探讨儿童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我想以其中的这首《小小幸福花》为例,来说明儿童音乐在创作上的几个要点:

《小小幸福花》选D调,以4/4拍、BPM 70(每分钟节拍数)作为儿童较易学唱的节奏形态。歌曲开头为童声诗朗诵,以汉乐府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作为开篇,以吉他进行和声伴奏,使用经典的【1-6-4-5】的和声进行,融合了中国古诗词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腔调。随后主歌部分,“我是小小向日葵,清风露雨润我发芽”选用了“卡农”的和声进行,营造端庄典雅、但又不失灵动的推进感。副歌部分,则采取了【4-5-3-6-2-5-1】的和声解决,前面“每天长高一点”所迫切地需要被消融的紧张感,被融化到“就离幸福更近一点”当中。以上,歌曲采用了并不复杂的旋律与和声设计,音程跨度也并不大,最低为低音A,最高为High D,对于孩子是一个伸手可触碰的范围。流行音乐里可以玩调式、玩各种离调转调,但对于童谣,我们更倾向制式音乐,让孩子处于他们熟悉的范式音乐当中,这是儿童音乐写作的基础。

(“我爱唱童谣·咏经典”发起的短视频活动)

在歌词的部分,《小小幸福花》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著名儿童作家乐多多以代表作“胡小闹日记”被大家所熟知,作为歌曲的词作者,为其注入了许多温暖的情愫在里面。今年的升级再编版,更是巧妙地化用了汉乐府诗中的名篇,先是以童声朗诵开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从园中葵起调,叶片上滚动的露珠在朝阳下熠熠生辉,以此指代充满了蓬勃生命力的孩童,这是中国传统诗文中的托物起兴的写法。接下来到了主歌的段落,很自然地落笔到“我是小小向日葵,太阳妈妈照耀着我”,和古诗文产生古今的连接。再到副歌处,从“长高”延展到“健康”和“幸福”,这便是“从兴到比”,抒发美好的愿望与情感。间奏又回到童声的吟诵,小朋友们悠悠地念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因为整首歌的基调是阳光雨露,此处则指向秋天的开花结果,这是自然万物的法则,也避免了让人生厌的说教意味。

以孩子们所熟知的花鸟鱼虫作为物象,再推导至情感共鸣,这是中国传统诗词的比兴写法,也是童谣、民谣里重要的表现方法之一,《小小幸福花》便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手法。此外,通过“园中葵”的嫁接,让两千年前的古韵在现代重放光芒,并在旋律中多用五声音阶的主音,以及编曲中民族乐器的大比重,使得这首歌在呈现了古朴之美,可谓“国风童谣”的创新。

中粮福临门“我爱唱童谣”活动自2016年创办,三年以来已唱响全国百余座城市,得到了全国千万家庭的响应。第三季主题为“咏经典”,在延续福临门葵花籽油“亲子、幸福、家庭”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融入国学元素,成为这一季的童谣的最大特色,《小小幸福花》所展现的“国风童谣”便是其成果之一。如今,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在开展古诗词的普及教育,我刚念大班的女儿当然也不例外。让学龄前的儿童理解每首诗歌的含义或者意境,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孩子依然要读诗,且在让孩子读诗时,我们不需要去刻意去回避那些看起来字数繁多、题材深奥的部分,我们不需要去进行主观的节选。我们都是从懵懂的状态开始的,那就让经典先在心底埋下一颗种子。过往我们总是会被揪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唠叨个不停,可实际上,这首咏叹人生的《长歌行》是如此美丽,“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是多么欣欣向荣的景象。就让孩子在《小小幸福花》里“磨耳朵”吧。

(“我爱唱童谣·咏经典”上的小选手们)

因此,这一季的“我爱唱童谣·咏经典”除了鼓励有更多的儿童音乐作品涌现之外,它还承担了另外的一层职能:对中国传统诗文的传颂。通过“磨耳朵”的方式,搭载着童谣,把这些不朽的经典种在孩子们的心底。实际上,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佐尔丹,他创立的柯达伊教学法中,本就强调了以本民族民谣素材所整理的童谣、民谣的传唱。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要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每个民族都有大量的、特别适合用于教学的民间歌曲素材,因为它们具有短小的形式,它们是历史文化中久经锤炼的优秀典范。像《长歌行》这样的汉乐府诗,它来自民间,它最初都以歌谣形式呈现,在以童谣的方式结合后,我们最终目的是引导、促使孩子们热爱这些最优秀的作品,以及它们中凝聚着我们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咏经典”。

音乐自媒体“乱弹山”

万马齐喑的乱世里,

透过音乐,

我们记录当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