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快到市民提前扫墓 年轻人多了鲜花祭扫成主流

墓园内祭扫的市民。

清明快到市民提前扫墓 年轻人多了鲜花祭扫成主流

墓园附近卖祭品的商贩。

原标题:清明快到了 2000多市民提前扫墓 年轻人多了起来 鲜花祭扫成主流

昨日,市郊扬州墓园、茅山公墓等墓园,迎来清明节前一波扫墓市民。周末两天,市郊各墓园迎来2000多市民扫墓。

离清明不足一月,市区各墓园表示,错峰祭扫已渐被市民接受,本周末或将迎来祭扫小高峰,本报提醒市民公交出行。

1

提前

上午祭扫人比较多

“每年我都提前,节越近人越多,不方便。”昨日上午,在扬州墓园,赶来扫墓的市民朱先生说,他已坚持了4年错峰祭扫。

朱先生说,提前这么多天,墓园中人比较少,相对清静,他可以坐在墓边,好好陪亡妻说说话,倾诉一下思念。

“到了节前,人太多,放不开。”朱先生说,这两年他发现接受错峰祭扫的市民开始增多,昨天上午他就觉得比往年多一些。

昨日上午,在扬州墓园内,记者见到了一些赶来扫墓的市民,在市郊茅山公墓等其他墓园内,也能见到不少扫墓市民。

“周末两天,来了不少扫墓的。”扬州墓园一巡逻人员表示,往年这个时候,就开始陆续有人前来祭扫,昨日下午的天气不太好,人相对少一些,上午的人多。

探访中,根据各墓园粗略估计,周末两天,市郊各墓园迎来2000多市民提前祭扫,与往年相比人数少了一些。

“天气不是太好,天气好起来,人会更多。”谈及人相对少一些的原因,墓园工作人员表示,这主要是受天气影响,毕竟一些人提前祭扫,也是趁着周末踏青顺带祭扫。

2

新风

买纸钱的开始减少

探访中,记者发现,提前祭扫的人群中,年轻人开始多了起来,有一些年轻人是和父母前来祭扫祖辈。

“前两年,都是父母的事。”昨日,祭扫的85后市民冯先生说,他长这么大,是头一次祭扫,这是因他也做了父亲,觉得清明思亲的家风自己也该去做,因此一大早带着父亲赶来祭扫。

60多岁的扫墓人郭先生,也注意到这样的变化,他称,一些80后年轻人对墓地比较忌讳,现在这一观念也开始转变,人渐渐长大,该经历的都要经历。

“年轻人祭扫,东西也变了不少。”郭先生说,他比较守旧,还是买了一点纸钱,但他发现,很多年轻人买的却是鲜花。

记者在墓园发现,烧纸钱、放鞭炮的现象比较少,感受最深的要数卖纸钱的商贩,鲜花卖得比纸钱还要多。

卖纸钱的商贩顾先生说,扬州墓园的东门关闭,他以为东门关闭影响了生意,就去西门附近摆摊,但买的人仍比较少,买鲜花的较多。

在墓园中转了一圈,记者发现,一些提倡文明祭扫的标语,也开始贴了出来,墓园内一些焚烧纸钱的铁桶,租用的人也减少了。

3

提醒

本周末或迎小高峰

“离清明节越近,祭扫的人就越多。”昨日,市郊部分墓园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周末,将会迎来祭扫的小高峰。

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往年的情况,高峰时段多集中在上午7时到12时、下午3时至4时,中午和傍晚,则人比较少。

“提前祭扫,也不一定选择周末。”工作人员提醒,若周末祭扫,最好当天也选择错峰祭扫,如选择下午或傍晚时段,既可避开祭扫过于拥挤和无停车位等难题,又可静悄悄向逝者倾诉思念之情。

探访中,记者发现,祭扫停车,仍是墓园比较担忧的问题,今年的情况可能会更糟,因为很多地方已不适宜停车。

“以前蜀冈公园内可以停车,现在已不允许进入。”赶至扬州墓园祭扫的市民李先生说,他开车准备停在蜀冈公园内,发现上面已禁止停车。

李先生说,要在以往,公园内道路可以停几百辆车,现在停车的地方减少,建议祭扫的市民最好还是乘坐公交出行。

对此,各墓园工作人员表示,通往墓园的公交线路已非常便捷,建议市民选择公交出行,这样也不用为停车犯愁。 记者 孟俭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