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向南对青皮道:“好的很,既然你说你的旅行箱里是青花,那么现在,你就打开你的旅行箱,让我这个开古玩店的也见识一下,你的青花到底是不是真的青花。郑向南很清楚在小六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他明知道六子这回是被人坑了,但是,他没有办法,因为他没有证据。

小说:看到泛黄的米糊底,他就断定,这是成化本朝官窑瓷器

青皮的一个弟兄听完小六子的话,趾高气扬的说道:“还就是巧了,就你碰着了,摊你倒霉。”

这话意思很明显,就是妥妥的赖上了小六子了。

今天这架势,是黄泥落进了裤裆里,不是事(屎)也是事(屎),有理说不清了。

郑向南心里已经有了计较,青皮是来者不善,分明就是冤有头,债有主,冲着小六子来的。

他问小六子:“好好的开车,你为什么又下车挪哪门子石头?”

小六子道:“我猛劲开,但车子就是开不走,我就下车看了,看到右边轮胎被石头掩住了,我把石头移开之后,上车后,再去开动的时候,就已经撞上了,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郑向南听完这话,他终于明白,小六子可能被人下了套,碰了瓷。而下套的人,就是青皮。

这样的事情就是个噱头,有的人专门找点假的古玩瓷器之类的,装在旅行箱里,放在别人的车的盲区,只要开车,就会碰到。

而碰瓷的人,就会说,这瓷器很值钱,要车主赔钱,车主苦与无奈,也只得陪人家钱,吃哑巴亏。

这种伎俩,也就是欺负不知道的,诈点钱财。要是遇到懂行的人,估计在就原形毕露了。

郑向南很清楚在小六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他明知道六子这回是被人坑了,但是,他没有办法,因为他没有证据。

法律社会讲究的是证据,你没有证据,说的天花乱坠也没用,没人信你,而这几个人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敢这么无法无天,肆无忌惮。

不过,郑向南终归是郑向南,小六子被轻易的忽悠了,那是他技不如人。但是,郑向南是个老江湖,只有他忽悠别人,没有别人忽悠他,他也是不会被轻易的忽悠住的。

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

郑向南对青皮道:“好的很,既然你说你的旅行箱里是青花,那么现在,你就打开你的旅行箱,让我这个开古玩店的也见识一下,你的青花到底是不是真的青花。”

青皮的弟兄互相看了几眼,似乎有一种做贼虚心的恐慌,就像小偷行窃的时候,被人当场抓住手腕,尴尬的境地让他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

青皮已经很嚣张的说:“好,既然你想看,那就拿给你看看也无妨,看了好让你死心,不然你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肯乖乖照价赔偿。”

青皮这厮说的非常坚定。

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吃定你了,你别想跑,看完之后,反而会让你心服口服。

接着,青皮示意旁边的一个弟兄:“小豹,把旅行箱拿过来。”

小豹拿来旅行箱之后,放在郑向南面前,跋扈的说:“好好看看吧,别说我们讹你!”

我走到行李箱旁边,替郑向南打开那个黑色的旅行箱,里面哗啦啦的,都是碎瓷片子的声音。

我打开旅行箱之后,发现里面全是报纸。

在这报纸的里面,包的是碎的七零八落的碎瓷片,瓷片碎的比较均匀,上面是青花,画着人物和景物。

郑向南摊开整个报纸,当报纸摊开之后,他看到了报纸里包着的青花瓷碎片。

一片一片的,有大有小,淡青的釉色,散发着青花瓷器独有的古朴晕色。

郑向南随手拣了一片,看看正反面,又看看断口。

瓷片的一面洁白无瑕,另一面是青料画的半个人身,手里还举了个爵杯,旁边有桃花树,留白的区域还飘着桃花。

从碎瓷片的之地来看,这件瓷器胎质细腻,光滑无比,釉彩也极为细腻,有羊脂玉的质感,没有着彩的部分微微泛着青光,润得像玉,一看就知道用的是苏摩里青料。

就凭这一点,郑向南就已经断定,这碎了的青花瓷应该不是假的。

如果不是假的,小六子就摊上大事儿了。

因为这样一件青花瓷实在是稀有品种,去年加德士拍卖行拍了一件明青花,居然创下了两亿三千万的天价,当时我看了这个报道,惊讶得不得了,还梦想着哪一天也能收一件这样的重器。

现在这件瓷器比两亿三千万的那件有过而无不及,价格只会比那件高,不会比那件低。若是这样的话,小六子是倒了大霉了。

郑向南仔细看了一会儿之后,放下了手中的瓷片,又翻找到了这已经碎了的青花瓷的底足。

虽然底足已经不甚完整,制字已经缺了一半,但上面的落款却依稀可见是“大明成化年制”六个字。

这六个字用楷书写成,外层是双圆圈包着的。

看到这六个字就知道,这是官窑瓷器,专门烧给官家的御用瓷器。

在这个不完整的底足上,还有一圈泛黄的边,尽管看上去泛了黄,也很粗超,就像米饭糊锅了一样,可上手摸去,却感到温润细滑,并无多少粗糙感。

郑向南浸润古玩这么多年,对各朝各代的器物熟稔于胸,从这件瓷器的底足看,这保准是明朝成化年间的瓷器了。

那微微泛黄的底足,就像米饭糊了锅一样,这是明代成化年前青花瓷器独有的米糊底,也是成化官窑瓷器所特有风格。这是因为瓷器胎里面含铁,在不挂釉的底上出现像大米糊了的样子,故称米糊底。

郑向南又拿起了刚才的那片瓷片,与底足之外的釉色比对了一下。

这底足之外的釉色与器身碎片的釉色完全一致,这更加印证了郑向南的判断。

这绝对是成化本朝的官窑青花。

明代的青花瓷器本来就价值连城,尤其是明早期的官窑瓷,那时正值明代国力强盛,可以说,烧制出来的官窑瓷器,件件精品,不好的也不能流传下去。

郑向南很清楚,要是有这样一件完好的明成化官窑青花,拿到古玩街走一圈,都得炸开锅。

现在小六子把这样一个价值上千万的青花撞得得七零八落,可真是闯了大祸要了老命。

青皮见郑向南看了很久,便对他说:“怎么样,没骗你吧!成化本朝器物,价值上千万,现在被这厮一脚油门给撞碎了,看看怎么赔吧,打算给几个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