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闻名遐迩,大师兄听其大名久矣,只是一直未曾找来拜读。

少不谙事时,我想当然以为它大概就是《武林外传》的原著(脸红)。

年岁稍长,才晓得它是一部讽刺小说,却也并不知其详。

最近找来翻阅一遍,终于得以窥得庐山真面目,里边有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范进中举,就叙于其中。

读过之后,对《儒林外史》印象蛮好,它确实是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

与此同时,书中还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我看到人性的闪光点,是可以学习、发扬的。

有些闪光点,甚至让活在今日的你我不禁脸红。

《儒林外史》:公务员考试的正确心态,讽刺小说却给你人性闪光点


01 优良品德

一、崇尚文化

说起崇尚文化,摘一句文中之言足以见证:

“可见只要会做两句诗,并不要进学、中举,就可以同这些老爷往来”,

直接说明在当时,读书人是很受待见的。

具体事例比如:

娄三公子、娄四公子偶然听下人讲起,他家镇上有一家盐店的管事先生,名为杨执中,平日喜欢卷本书在袖口里藏着,没事的时候就随处坐着,拿出来翻阅。

因为有心读书,而无心管账。结果导致盐店亏空了七百多两银子,被抓去蹲号子了。

三、四公子一听是读书人,分分钟就决定出这七百两银子,派小管家把人给赎出。

经过一番波折,杨执中终于得知是三、四公子救的自己,双方得以会晤。

一番寒暄客套之后,杨执中说自己的才学车载斗量,不算什么,引荐萧山读书人权勿用,说他才是管、乐的经纶,程、朱的学问。

三、四公子一听,立马又派小管家备几色礼物,带上杨执中的书札,前去拜访相邀来府一聚。

文中的意思,其实娄三公子、娄四公子也好,杨执中、权勿用,以及文中提及林林总总的其他“文人”也罢,其实都是沽名钓誉,不学无术的脓包,是受作者嘲讽的。

尽管如此,但是他们那一颗全心全意向着学问靠近的心,尊重读书人,是值得肯定的。

试问眼下,读书人被尊重的情景,还多见吗?

二、仗义疏财

1.除了娄三公子、娄四公子砸那700银子赎人,文中还有很多仗义疏财的故事。

周进苦读了几十年书,连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有一日跟金有馀去贡院,不曾想忽然伤心欲绝,一头撞在号板上,昏死过去。

金有馀及围观客人赶紧抢救,经过一番折腾,周进终于缓醒过来。

金有馀叹口气:“周进才学是有的,只是时运不济一直考不上。一时想不开才撞头”

边上围观客人:“既然有才,何不捐一个监?”

金有馀:“没钱啊”

边上围观客人:“不怕,我们兄弟几个凑一凑就行。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哪里不破掉了几百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凑了二百两银子,交给金有馀包办。

(后来,周进官当得蛮大,也记得提拔后生,包括范进。)

2.马纯上偶遇匡超人摆摊拆字,见其摊位上摆着字盘笔砚,手里却拿着一本书看,心里诧异。于是走近一看,原来读的正是他新编的《三科程墨持运》

经过一番交谈,得知匡超人父亲在家有病 ,不知存亡,却没有盘缠回家。马纯上果断给了十两银子,让他回家。

仗义疏财的例子文中比比皆是,此番不做赘述。

试问眼下,仗义疏财的人,还多见吗?

《儒林外史》:公务员考试的正确心态,讽刺小说却给你人性闪光点


三、孝顺父母

奉事父母,在各朝各代是摆在第一的。《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顺父母,历来是天经地义,是大过天的事。

匡超人的爹瘫痪在床,连出恭都在床上,素来由匡超人他妈伺候。搞得被窝臭气熏天,伺候的人憋着一口气,老爹拉得也不自在。

匡超人一回家,出恭模式就切换了。

他找来瓦盆,铺上一层灰,放在床前,瓦盆外边再放一条板凳。然后他爬上床,把爹扶起来,两只脚放在板凳上,屁股对着瓦盆。

然后他自己钻在中间,双膝跪下,把爹的两条腿扛在肩膀上,让他拉得爽快。

自匡超人回家,每日每夜,无论大小便,都是他跪着,伺候着。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试问眼下,像匡超人这般孝顺的儿子,还多见吗?

《儒林外史》:公务员考试的正确心态,讽刺小说却给你人性闪光点


02 为民谋福

不过,眼下也有比那时候好的多的一面,甚至说是迥然不同的。

杜少卿是个不重视钱财的主,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把家财给让人”骗“尽了。

他被人说是呆子,还说他的呆是有家风遗传的。

文中说到”杜少卿他爸是个呆子:做官的时候,全不晓得敬重上司,只是一味希图着百姓说好;又逐日讲那些‘敦孝弟,劝农桑’的呆话。

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着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

试问眼下,哪里有这样荒唐的事,像杜少卿他爸这样为民谋福祉的好官,哪里会惹的上司不喜欢,甚至把官弄丢?

《儒林外史》:公务员考试的正确心态,讽刺小说却给你人性闪光点


03 古今公务员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名门望族,家族中共有六名进士,包括榜眼、探花各一名。

但是他本人只是个秀才,在他应科举时还遭到侮辱,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

所以,他本人对于考八股、开科举的弊端颇有感触。乃至后来心生厌恶,不愿再参加科举考试。

(或许正是因为这番经历,促成了《儒林外史》这本书?)

遭遇挫折,然后消极,不去适应,选择对立,自我放弃,大师兄以为并不可取。

常言道:这个世界充满不公平。我们先不要想去改造它,你只能适应它,适者生存。

《儒林外史》文中提到:

"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

孔子生在春秋,那时候用”言扬行举“做官,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

孟子生在战国,历说齐梁,以游说做官,这便是孟子的举业。

公孙弘、董仲舒生在汉朝,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

到了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

到了宋朝,用的都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讲理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

到本朝用文章取士,这是极好的法则。"

我们不妨学习曾国藩的格局,记得曾国藩的六弟也曾因为科举不中而满腹牢骚,埋怨自己命不好。

曾国藩家书中是这么劝他的:君子立志,应有包容万民万物的气概,悲天命而悯人穷,才是应当忧虑的。

至于个人得失,家人温饱,世俗的荣辱贵贱等,是没有时间考虑这些的。

时至今日,公务员考试也一样的道理。现在笔试是考申论跟行测两个板块。

其中行测又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

行测想要取得高分,数学好是关键,因为公务员的题目,分值不是平均分的,差别很大。其中数学题目的分值,占比相当大。

所以考公务员,数学思维好的人,是有相当大的优势的。

那么文科生就较为吃亏了,文科生忿忿不平:

考那么多数学题目做什么?

莫不是因为前人考的都是文科题目,所以是刻意为了与前人区别开来,专门考数学?

数学题目分值高又是做什么?

数学题,说白了无非公式套路,会了就是会了,不会就是不会,

给高分值能测出一个人的哪些个素质来?

这两个提问我个人觉得没毛病,

只不过,制度就是如此,既然普通人无力改变,就只能去适应它。

所以有志于考公务员的文科生,切不可因为不擅长数学就草草放弃了。

就如吴敬梓这般,认为清朝考八股开科举有弊端,就放弃了。

吴敬梓退一步,还能写出一本传世名著来,我们呢?

我是不是跑题了?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