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脸皮欠厚心地欠薄,再加上祖上是‘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话,他这一生就休想能离开穷的掌握,人的一生,就是和穷挣扎的历史。而唱着“滑板鞋”的庞麦郞没有太大变化,偶尔有演出邀约,就唱首“滑板鞋”,处境依然算不上多好。

从可读性的角度来说,书分多种。

有的书乏味无趣,翻几页,就没有继续阅读的欲望,连用来打发时间都不高兴;

有的书用来消磨时间倒是正好,当你无聊时,随手翻一下,还挺高兴;

也有的书呢,打开之后,就没办法再合上,因为迫不及待地想读下去。

而我今天谈到的,就属于停不下来的那种。

梁实秋的散文集《人生本该从容》,算不上小说,却很少有人能在翻阅几页之后,而不再看下去的。

《人生本该从容》梁实秋:人的一生,就是和贫穷挣扎的历史


书中有两句话,深得我心,于是大师兄成了梁实秋的迷弟。

其一:“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

对于读书,大师兄也是后知后觉。荒废书籍久矣,年过三十才重新拾起阅读,并试着持之以恒。

其二:“人在成年之后,开始面对着糊口问题,不但糊自己的口,还要糊附属人员的口。如果脸皮欠厚心地欠薄,再加上祖上是‘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话,他这一生就休想能离开穷的掌握,人的一生,就是和穷挣扎的历史。”

梁实秋关于穷的体悟,简直触及灵魂。

其实真要说起来,梁实秋小时候家境还算是殷实的。起码能算得上是北平的中等人家吧。我想大概是他去了台湾之后,日子相较从前过得清淡,荷包也不复从前厚实了吧?

《人生本该从容》梁实秋:人的一生,就是和贫穷挣扎的历史


大师兄也穷,关于人穷,究竟是如何一个凄惨,也是有话语权的。

所以梁实秋的这段话,没有一句是我不赞同的。而且我深以为此观点放之四海而皆准。即便是跨越时代,空间,也依然成立。

“人的一生,就是和穷挣扎的历史。”有人要抬杠了,人家富二代呢?

是的,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官二代,他们看似不用和穷挣扎了。

但是,那也只不过是他的祖辈,代替他们和贫穷挣扎过,较劲过。谁叫你家祖辈欠跟穷较劲呢?

而且,到了他们这一代,也依然还得继续跟穷较劲,不较劲,如何保持富足的状态呢?不信你看思聪,抡圆了折腾呢。

我们跟穷挣扎较劲的过程,就好像拔河。

富二代跟穷拔河,只需要稍微用力,即可保持赢面。

《人生本该从容》梁实秋:人的一生,就是和贫穷挣扎的历史


而穷人,就没那么容易了。有时候脊背朝天,费劲巴拉一辈子,却依然输个体无完肤。

正如梁实秋说的“他这一生就休想能离开穷的掌握”。

我们有多少人,耗尽一生都摘不掉“贫困户”的帽子?

写到这里,莫名想起一首歌,因为原唱很穷,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那种穷。

“一步两步,一步两步,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摩擦摩擦......”

多年前,《我的滑板鞋》因为魔性的歌词,欢快的曲调,忽然火遍整个网络。

因为原唱走音,普通话不标准,还给自己取了约瑟翰庞麦郞的艺名。所以无数媒体,网友争先恐后拿他开涮。

《人生本该从容》梁实秋:人的一生,就是和贫穷挣扎的历史


我听到《关爱八卦成长协会》会长唱了“滑板鞋”,我看到《暴走大事件》取材了“滑板鞋”。

当时大师兄还是白云苍狗的年华,我听着,看着,也挺开心。

心想“这位仁兄哪里来的迷之自信,歌唱得乱七八糟,整个人浑身散发着卑微的气质,这民工嗓是妄想做下一个‘阿杜’吗”

“时间过得很快,夜幕就要降临”,夜幕没有降临,时间的确过得很快,晃眼间七年过去了。

《关爱八卦成长协会》被封杀了,《暴走大事件》也逃不过下架的命运。

而唱着“滑板鞋”的庞麦郞没有太大变化,偶尔有演出邀约,就唱首“滑板鞋”,处境依然算不上多好。

现在的我再听《我的滑板鞋》,心中却少了曾经的嘲讽,取乐,看不上。

取而代之的是感动。

庞麦郞是贫穷而感人的。

《人生本该从容》梁实秋:人的一生,就是和贫穷挣扎的历史


这首歌是庞麦郞在KTV打工时,每天深夜回到宿舍休息时写出来的。看着他其貌不扬,妄想写歌,室友都特别看不起他,甚至当面嘲讽他。

庞麦郞却无动于衷,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最终名震寰宇。

庞麦郞眼中的“魅力之都”,他看到的花花世界,他能买到漂亮滑板鞋的地方,说到底不过是陕西GDP排名第六的城市——汉中(客观表达,无歧视)。

庞麦郞最大的槽点是他害怕说自己是农民,不承认自己是陕西人,甚至不认自己亲父母。

这个的确不应该。然而事非经过不知难,个中的痛,也许只有他本人才懂。

列位看官,有缘读到这里,愿我们这一生,能逃离穷的掌握。

The end

声明:文章为本人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江南大师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