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年人的分组屏蔽,随时随地

本文共2582个字,阅读需要7分钟

你的朋友圈是几天可见的呢?

有多少个分组?

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我们把社交网络中的亲疏远近管理得明明白白。

可是在互联网之外的世界里,

有些不想展示的东西,要如何逃避?

别人不想给我们看到的一面,又如何删除?

我们永远无法彻底地了解另一个人,但是孤独感又会让我们接纳更多的善意。

美剧《奥丽芙·基特里奇》

在《奥丽芙·基特里奇》之后,伊丽莎白又创作出《我叫露西·巴顿》和《一切皆有可能》。故事背景同样设定在一个美国小镇。这两部作品实则构成了一个整体。单独看某一部分,都会发现大量的留白,无法勾画出完整的人物肖像。

在第一部分中,露西·巴顿是一个核心人物,带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讲述着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我们了解到这家人过去在小镇上的处境:与贫穷破败为伴,食不果腹,被贴上“臭烘烘”的标签,遭到镇上许多人的嫌恶。通过露西与母亲在医院的对话,小镇上其他居民的故事和形象也半隐半现。

第二部分则由九个故事串联而成。那些在前一部分若隐若现的小镇居民,转而成为一个个小故事中的独立主体。露西则不再是一个核心角色,而像是一条明暗浮动的背景线,充当小镇居民们的谈资,勾起一些人的旧时记忆。她的存在以一种微风般的力量,在不同故事中吹起涟漪,映衬着他人的生活起伏。

两部分合在一起,像参差的齿轮相互交接,让我们听到来自多方的声音。在不同人物的故事讲述中,不管是露西,还是其他的小镇居民,都被一点点还原出更多丰富的层次。

电影《天使爱美丽》

没有人可以真正了解谁

“孤独”是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也存在于家人之间。

露西自幼便感到一种孤独。在家庭之外,她一直遭到其他孩子、甚至是老师的恶毒嘲讽;在家庭之内,和父母真正待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封闭寒冷的车库成为她恐惧的空间。每次放学后,她都尽可能久地待在安静温暖的教室里,写作业、读书。

露西养成了乖僻的性格。成年以后,她逃离了这座小镇,远离了家人。此后,露西虽然仍与家里保持电话联系,但对于彼此的生活,他们互相都知之甚少。

若干年后,当露西与母亲再度见面,两人之间还是有一堵无法拆除的墙。

露西不曾了解母亲的童年,母亲对露西的近况也缺少任何细节上的印象。她们聊着小镇人身上的琐事,却很少碰触自己内心的想法。一道难以逾越的隔阂横亘在二人之间,相互间的不了解使她们难以真正抵达对方的内心,也就很难实现轻松的交流。

家人之间的隔膜可能成为沟通的屏障,甚至催生出逃离家庭的果子,持续发酵的陌生化使表达爱意也变得愈加困难。当面对露西的反复发问,母亲也始终无法说出“我爱你”这几个字。

孤独,其实源于一种不了解。露西不了解母亲,不了解哥哥皮特和姐姐维姬,母亲、皮特、维姬亦不知晓露西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他们都自成一个孤独体。正如露西的写作导师萨拉·佩恩所说,“我们从来不知道,也永远不可能知道,怎样才算充分彻底地了解另一个人。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谁。对世界的一知半解,也加剧了个体的孤独感。

电影《天使爱美丽》

尽管无法真正了解他人,却可以用爱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缝隙。移情和同理心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消解掉几分孤独感。当心怀善意时,即使缺乏对他人的充分理解,也不妨碍心与心的关照,孤独感也可以得到解救。

在《我叫露西·巴顿》中,透过露西的回忆,我们可以瞥见她年少时的生活。当时的她显然是不被看见的。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开始描摹小镇上那些普通人,并点出他们眼中的露西。有他们对露西的回忆,也有他们对今日之露西的评论,合起来就构成了别人眼里的露西。这也未尝不是一种露西的试图被理解。恰好在《我叫露西·巴顿》的自我讲述之后,引入了他人的视角,露西开始被不同的人所看见,并慢慢被理解。露西·巴顿对被理解的渴望,在他人的故事里得到了某种实现。

一方面,我们因为不了解而与他人存在隔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基于某种不了解而对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备感珍惜,形成某种心灵上的寄托。住院期间,露西就依恋于医生的善意,视其为心灵友伴。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常常会感念于陌生人的帮助,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放大这种善意。相较于陌生人,来自熟人的善意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失了分量。再则,陌生人的善意颇有几分萍水相逢的味道,也就少有情感负担相加。

对陌生人善意的倚赖,是一种爱与被爱的需求。但这种善意并不足以对生活产生大的改观作用,只能让人在纯粹的情感中拾得几分温暖和力量。

任何事情都有发生的可能

“人生的种种,似乎都来自揣度。对他人的不了解,提醒着我们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去看待人和事。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听闻某一事件时,我们是否倾向于用最简单便捷、貌似合理的想法去做评判?在不了解全貌的情况下,我们是否会想当然地将脑海中的揣测合理化?

当我们带着思维的惰性,用刻板印象打量周遭的世界时,看见和理解他人就无从谈起了。真正的看见,是卸下偏见和芥蒂,试图以客观和完整对视角去看待他人。

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任何事情都有发生的可能性。所谓的一切皆有可能,是接受每个人身上故事的多面性,承认各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不含褒贬。从积极的层面上来看,这是接受一个人成长蜕变的可能性。在某个瞬间,或某个阶段,我们都有可能得到某种启示,获得某种自我的超越。

在小说中,露西·巴顿去到纽约,成为作家,是一切皆有可能最直接的印证;玛丽在暮年时来到意大利,找到新的人生伴侣,在精神上重新获得独立和自由,为自己的生活开启新的篇章,同样有力地证明了生活存在无限的可能……还有其他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面对人生重大节点时做出的抉择,都一一彰显了人事的多种可能性和多个面向,为我们脑海中的想象提供了更丰富的答案。

《一切皆有可能》

接受一切皆有可能,或许也可以看作是走向独立的一个表征。

当我们不再以外在的评价作为自我价值的标准,不再害怕外界的声音,能够对自己负责,承担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代价,就为生活争取到了无限的可能性。小说中人物生活的多种可能性,正是来源于个体的独立,能够独立于家庭,独立于外部的声音,从而充分获得个体的自由度。

是枝裕和曾在书中写道,“我始终希望当观众看完电影回归日常的时候,对生活的看法会有所改变,这或许会成为他们带着批判性的视角观察日常的契机。

我想,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应该也会有类似的希冀,当我们读完她笔下的故事,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时,也能够对周遭的人和事产生新的看法。坦诚地接受自己的生活,接受人的脆弱和瑕疵,同时也去感受和理解人的善良和激情,以及每个人身上都可能爆发的潜能。

生活是个百宝箱,藏着无限的可能。

●你接纳过别人什么不足?

《一切皆有可能》

[美]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张芸 / 贾晓光

★普利策奖得主、《奥丽芙·基特里奇》作者新作。

★每个尝过孤独之痛的人,都会因为这本书而感觉好多了!

我们都是一团糟,我们拼尽所能,却都爱得不完美,但这没关系。人生就是不断向前,一切皆有可能。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新经典公司所有,本期编辑:十七

图片来自网络,封面图来自《心里的声音》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