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真到那么一天,刘虎能回来的时候,梁静芳却犹豫了。可这些年,梁静芳为家里付出了很多,尤其承包洗衣房落下了风湿、肩周炎、颈椎病,刘虎不忍心再让自己妻子一个人扛下去,心里犹豫了。

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三级军士长刘虎的妻子梁静芳驾驶着从二手车市场淘来的、不知道几手的汽车,在等红绿灯的时候,习惯性地瞥了一眼马路对过的部队营区。墙外的迎春花这两天钻出了枝头,晨风吹拂,摇曳着她动人的身姿,仿佛告诉县城的人们,春天的脚步近了。

营区里,传来了熟悉而又陌生的队列口号。多年的随军生活,军营里粗壮的口号成为了梁静芳生命里无法割舍的旋律。然而,自从爱人刘虎随连队转隶移防,再也听不着熟悉的军营口号声了。

绿灯亮了,梁静芳深踩油门,把女儿小七送到学校后,还要赶到30多公里外的盖州市环保局上班,小汽车很快就消失在清晨忙碌的街头。自打刘虎移防后,家庭的重担、工作的压力一下子涌了过来,但没有压垮川妹子梁静芳的肩头。她不仅照顾家里,而且追求着自己的事业,盖州市环保局是她新考取的岗位。

刘虎和梁静芳是中学同学,两个人一同从“蜀道难” 的剑阁中走出来,一个去参军,一个上大学。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梁静芳看到刘虎参军后变得更加刚毅、上进,加之从小就有的军人情结,让梁静芳对刘虎产生了好感。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此时,梁静芳即将硕士毕业,硕士要嫁给战士,当时有闺蜜就劝她不要被爱情一时冲昏了头脑,也要考虑一下现实。在别人眼里的苦,却是梁静芳心里的甜。她不仅在毕业前和刘虎“裸婚”,而且放弃了省城高薪工作的机会,只身来到刘虎部队所在的县城。后来,通过当地百名人才招募计划,考入了市环保局,成为了一名职工。

2013年年底,部队领导了解到刘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便把军营服务社的洗衣房承包给了梁静芳。从此,每逢周末,10多平米的洗衣房里就出现了她忙碌的身影。在梁静芳的心底也产生了一个朴实的想法,“部队对咱这么好,咱可要尽最大努力服务好官兵,回馈组织的关心。”来队家属洗衣服,她从来分文不取;为战士洗衣服,收钱的零头能抹则抹,拿来的小件能免则免,发现被子、衣角开了线,就顺手全给缝上。刘虎开玩笑地说:“媳妇,今年的‘服务官兵先进个人’非你莫属!”

小小的洗衣房,在梁静芳的经营下,充满温馨暖意,有的战士称洗衣店为“为兵服务站”。一次,团里搞战备综合整治,要在钢盔套上缝制军徽,军需部门在地方找了好几个裁缝铺,他们都嫌这活费事不愿意接。梁静芳得知后,主动承担下了这个任务,而且分文未要。

1个、2个、3个……那时洗衣房内,缝补的背囊摆满一地,梁静芳的4岁女儿,爬在上面嬉笑地数数玩。为了早点完成缝补任务,梁静芳像机械似的,在缝纫机前忙到半夜,不停歇!有时,夜间哨兵下哨,路经洗衣房想去帮忙,都被她赶走了:“你们只需全力以赴做好战备工作,这些小事由我来做就行。”

一个周末、两个通宵,在潮湿的、夹杂着洗衣粉味道的小房间里,她缝制帽徽400多个,缝补背囊600多个,最后两个胳膊累得都抬不起来,现在还落下了肩周炎。

此后,梁静芳名气大涨,官兵都称她为特别能战斗的编外“战斗员”。她的事迹还成为教育课堂内的“活教材”:“为完成背囊缝补任务,军嫂梁静芳奋战两昼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加班加点刻苦训练……”

梁静芳不但为官兵缝洗衣物,还当起了辅导员。刘虎的营里有一名叫王超贵的农村战士,训练成绩突出,有着考军校的梦想。梁静芳听说这件事,就主动提出利用业余时间帮他辅导功课,还为其选购复习教材。久而久之,洗衣店刘嫂子会讲课的消息在大院里传开了,慕名而来战士越来越多,小屋里最多时挤了十多个人。

一次,梁静芳患上了感冒发烧,刘虎心疼地劝说,“都病成了这样,要不停课几天?”

“眼瞅要考试了,课程不能落下!”当晚,梁静芳吞下退烧片后,就立即去上课,没过一会儿,她的额头布满虚汗,一直硬撑到讲课结束。

第二天,梁静芳发现,洗衣房门前放了一堆感冒药,还夹着一张纸条:“嫂子,我们向您请三天假,等您身体好了,我们再来!”

小王如愿考上了解放军理工大学。报到的前一天,他送给梁静芳一支钢笔,他说:“嫂子,知道你爱练字,这支笔送你留作纪念。这么不辞辛苦的为我们讲课,您辛苦了!谢谢您圆了我的军官梦,您永远是我们最亲的嫂子!”三年来她累计辅导考学战士30余人,有5人被成功录取。

有朋友问梁静芳:“你无偿为官兵服务,还这么拼命,图个啥?”

梁静芳笑笑说:“一个军嫂半个兵。在为他们服务中,既收获了快乐,也实现了自身价值。如果非问我图点啥,我就图战士们发自内心的喊我一声‘嫂子’。”

每年春天,营区外一簇簇迎春花都会引人驻足。这个时候,梁静芳也会带着女儿小七来赏花、游玩。部队里传来一阵阵响亮的口号,仿佛在敲打着他们生活的鼓点。这种“隔墙听军号、周末做夫妻”的生活,虽然在外人看来有些苦涩,但却让梁静芳心里感到很知足——即使不能天天见面,但是一家人却挨着很近。

这一年驻地遭遇倒春寒,人们脱下的棉衣又都裹了起来。营区外的迎春花也经历着寒春的考验。

这天刘虎串休回家,犹豫了半天,还是搓着双手把连队要调整分流的消息告诉了梁静芳。“你能找领导说说,不跟着连队走吗?”梁静芳刚说完这话,就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问,“刘虎啥时候因为自己的事去找过领导”。但是,她心里也有很多不舍——“放弃了省城优渥的工作和生活,扑奔着刘虎来到一个陌生的县城,生活刚刚有点起色,结果他却要离开了。”可是转念有一想,“新调整的单位离家不过就100多公里,家里有什么事,刘虎回来也快啊。”

半个多月后,梁静芳带着孩子第一次到新单位去看他。刘虎吭哧了半天,又告诉梁静芳:“我们部队要移防,马上还要北上,这次要跨两个省。”“不是刚来吗,怎么又要搬走?”“现在离得近还好,真要上那么远,我怎么办、家怎么办?”一个个问号,一时让梁静芳难以“消化”。

一次匆匆的相见,得到的是长久别离的消息。那段时间,梁静芳既盼着刘虎来电话,又怕他来电话,既想打电话给他,又不敢打电话给他,生怕他亲口说出“明天就出发”。

多年军嫂半个兵,梁静芳也跟刘虎一样,国与家孰轻孰重她心里有数:“改革移防大局面前,作为军嫂只有支撑的责任,没有拖后腿的理由。”一直到刘虎移防结束,梁静芳也没有发过一条短信、打过一个电话。她把支持默默装进了刘虎的背囊。

然而,分别后的困难说来就来。小七打小肠胃不好、体弱多病。刘虎前脚刚到新驻地,小七就突发高烧住院,住院刚有好转又意外骨折,胳膊上的石膏拆完不到半个月,又不小心被烫伤,好像一件事接一件事就停不下来了,考验着这位军嫂的抗挫能力。

说起小七那次烫伤,梁静芳心里扎心地疼。小七长到5岁,还没喝过奶茶。那天看到小朋友喝,非缠着梁静芳给她买一杯。晚上一到家,就催着梁静芳给她冲,结果,一不小心把滚烫的热水洒到了小七肚子上。梁静芳着急忙慌地脱下孩子的上衣,没承想,皮跟着扯下了一大块。连鞋都没顾上穿,梁静芳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挂号、交费、化验、包扎,楼上楼下忙到后半夜。

那段时间,梁静芳一个人在家,白天,单位、医院、幼儿园,三点一线来回跑;晚上照看孩子、一宿一宿睡不好。她真想跟刘虎说:“你回来帮帮我吧!”

可每次梁静芳拿起电话想把心中的苦,哭诉给刘虎听时,却犹豫了,“我是他的大后方啊,说什么也不能拖后腿,再难也要扛过去。”她默默地给自己打气:芳娃子,雄起!就这样,她把苦藏在心里,把泪洒在枕边。她和孩子有病,就大病报小、小病不报;家里有事,就报喜不报忧,努力不让刘虎分心走神。

2017年,刘虎服役已满16年,此时他心里萌生了退役想法:自从单位移防后,夫妻两人两地分居相隔千里,父母又远在四川农村老家,一家人远隔三地。这些年,刘虎对家人的愧疚之情常常涌上心头,回家陪伴家人的想法在他脑海里变得愈加强烈起来。

“日也想,夜也盼,盼着丈夫能回来和我一起撑这个家。”可真到那么一天,刘虎能回来的时候,梁静芳却犹豫了。

9月份,连队摸底士官选晋意向时,刘虎正在老家休假。老家山高林密、信号不好,指导员打了几遍都没打通,就先打电话听听梁静芳的意见。梁静芳知道,刘虎是单位唯一一个有二级技师证的通信专业骨干,走,他肯定有一万个不舍,军装已经“长”在他的身上。可这些年,梁静芳为家里付出了很多,尤其承包洗衣房落下了风湿、肩周炎、颈椎病,刘虎不忍心再让自己妻子一个人扛下去,心里犹豫了……

“我始终爱着他的爱、梦着他的梦,如果让刘虎脱下心爱的军装,我是一百个、一千个不忍心。”于是,梁静芳马上联系刘虎,夫妻俩一起下决心,上报了他的留队意愿。

当刘虎回到单位后,梁静芳先后三次写信鼓励刘虎在部队好好干:“军人的奉献是坚守,这辈子你守国我守家……”

妻子的支持和理解,给予了刘虎莫大的前行动力。最终,刘虎成功晋升了三级军士长。入伍17年来,刘虎荣立三等功2次,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官标兵”“红旗台长”“移防先进个人”等称号,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证章、奖杯摆满了家里的荣誉柜,编写的《报务学兵训练教程》还被集团军推广。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虽然,刘虎常年不在家,梁静芳的生活更加忙碌,但她没有放弃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追求和职业理想的规划。通过不懈努力,梁静芳顺利考取了盖州市环保局公务员。这一年,她被营口市双拥办评为“感动营口最美人物”;被集团军评为了“十佳军嫂”。去年12月份,她还受邀参加北部战区陆军“榜样的力量”典型事迹报告会。

作者:向勇 闫石 冯程 来源:雷锋微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