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判断大屏是否是大数据系统的标准,就是:大屏上显示的数据是否是自己做聚合计算得到的。如果大屏的数据是以下几种来源,那表明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大数据系统:。

以前看到网络上有一句话:你以为做了大数据,实际上只得到一个大屏。

大屏是大数据系统用于向用户展示数据的一种形式,虽然是大数据应用的高级形式,但不是大数据的全部。甚至只是专门开发一个大屏软件,与大数据根本无关。

把大屏等同大数据,是一个误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目前很多大数据项目是首长工程、面子工程。领导关注的是能够看到的东西,可以给上级及同行演示的东西,对于看不到或看不懂的后台数据处理不感兴趣。大屏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

如果要真正利用大数据做数据分析,实现辅助决策,就先要了解一下真正的大数据系统的功能。有个数据分析的成熟度模型,是这方面一个权威性的标准。模型把数据分析从易到难,分为描述性数据分析、诊断性数据分析、预测性数据分析和规范性数据分析。大屏只实现了第一层次的描述性数据分析。

从大数据展示的手段看,完整的有六种形式:数据看板、统计报表、多维分析、自助分析、移动应用、数据挖掘(详细介绍请看"工业大数据应用的六种形式")。大屏相当于数据看板。

因此,大屏只是大数据展示的一种手段。大屏数据应当来自数据仓库或(和)数据集市,来自从信息系统抽取最小粒度数据进行了聚合计算的结果。真正的大数据系统应该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1、 整合来自多个异构数据库的数据

2、 加快海量数据的聚合计算速度

3、 从多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选择多个KPI,把实时或最新数据显示在大屏上,最新数据包括昨日累计数据、本月至今的累计数据,同比增加或减少等。

那么,如何判断大屏只是一个面子工程呢?

从大屏设计来看,主要是美观。因为空间限制,在内容编排上余地并不大。因此,大屏的功能局限性在外观设计上是看不出来的,主要看大屏上显示的数据的来源。

如果大屏的数据是以下几种来源,那表明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大数据系统:

1、 根据显示KPI直接人工录入的数据。并没有与任何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这种大屏与广告无异。

2、 大屏上只显示实时数据(当天的),没有历史数据的聚合值(如累计)。因为实时数据量比较少,无需特殊处理,所以也与大数据无关。

3、 KPI数据是读取的其它信息系统统计好的数据,方法是通过API接口访问或与其它关系数据库同步数据。虽然数据来自不同信息系统,但是数据是由其它系统计算好的,只是读取了一个计算结果。这种大屏是一个软件系统,与大数据无关

因此,判断大屏是否是大数据系统的标准,就是:大屏上显示的数据是否是自己做聚合计算得到的。

(聚合运算包括合计、计数、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中间值、方差等。与检索不同,索引并不能保证聚合运算加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