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常规的燃油和保养费用之外,刹车摩擦片和轮胎应该是一辆卡车最大的消耗品,通过长期观察看出,搭载液力缓速器的卡车,其摩擦片使用寿命上可以延长4~6倍,而轮胎的使用寿命则能延长1.6倍左右,大幅降低了卡车司机的运营成本。其实轮端刹车和液力缓速器除了制动效率之外,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方式的不同,刹车直接作用于车轮,提供的是刚性制动力,制动时容易让轮胎发生轻微的打滑(即便配备ABS也是如此),而滑动摩擦则会大幅增加轮胎的磨损程度。

对于跑长途的货车司机来说,下长坡如同噩梦一般。现在货车惯用的排气制动或淋水喷淋刹车,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司机的生命安全。卡友们都听说过缓速器这个零件,那么真的这么神奇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一年能省6万

1第一台液力缓速器怎么来的?

二战结束后,得益于液力传动技术在军用、民用车辆领域的快速发展,德国福伊特公司根据液力耦合原理,于1961年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液力缓速器,并从此在商用车领域引发了广泛的应用。

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一年能省6万

1961年德国开发了第一台液力缓速器

时至今日的欧洲重卡市场,液力缓速器已实现大范围的普及,除了用户的追捧,相关政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一年能省6万

然而对于中国商用车市场来说,由于技术成熟度、用户认知度、成本等原因,液力缓速器的研发和推广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大部分人都只停留在想用和看别人在用这个阶段。

2液缓比电涡流缓速器强在哪儿?

其实早在液力缓速器出现的25年前,市面上就已诞生了通过电涡流来提供制动力的缓速器。电涡流缓速器结构比较简单,价格也较低,性能优势则主要体现在极快的响应上。

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一年能省6万

电涡流缓速器

然而电涡流缓速器的缺点也同样明显:体积大、重量大、工作时需要消耗较多电力、工作温度高、热衰退很严重,其中后两条尤其致命,故无法在货车上广泛使用,所以今天我们并不对它进行深入讨论。

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一年能省6万

液力缓速器

相比之下,液力缓速器具有体积重量小、热交换效率高、制动力矩大等优点。以个别产品为例液力缓速器的重量仅为52公斤,但其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功率与制动扭矩则分别达到了450kW和3500NM,是任何排气制动所无法比拟的,与普通轮端刹车相比更是云泥之别。

3一年节省6万元 轮胎和摩擦片寿命暴增

除了常规的燃油和保养费用之外,刹车摩擦片和轮胎应该是一辆卡车最大的消耗品,通过长期观察看出,搭载液力缓速器的卡车,其摩擦片使用寿命上可以延长4~6倍,而轮胎的使用寿命则能延长1.6倍左右,大幅降低了卡车司机的运营成本。

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一年能省6万

刹车摩擦片和轮胎是卡车最大的消耗品

可能很多人对以上结论有异议,毕竟轮端刹车和缓速器所提供的制动力最后都要传递到轮胎上,通过轮胎和地面的摩擦来抵消掉车辆的动能,那么轮胎的寿命又是如何被延长的?

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一年能省6万

其实轮端刹车和液力缓速器除了制动效率之外,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方式的不同,刹车直接作用于车轮,提供的是刚性制动力,制动时容易让轮胎发生轻微的打滑(即便配备ABS也是如此),而滑动摩擦则会大幅增加轮胎的磨损程度。

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一年能省6万

液力缓速器和轮端刹车的区别更像是叶问与泰森

液力缓速器则是依靠油液的扰动阻力来为车辆减速,属于柔性制动,并且其输出轴的转速也永远不为零,自然就很大程度降低了轮胎的摩擦负荷。

用通俗的话讲,轮端刹车和液力缓速器的区别更像是泰森与叶问,一个是简单粗暴,但损耗严重,另外一个是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

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一年能省6万

在10%坡度的长下坡路段中,液力缓速器可以承担80~90%的刹车任务,行车制动器则可以一直在冷却状态待命,以便随时应对突发事件。保守估计,一辆搭载了液缓的重卡每年可节省5~6万元的轮胎和刹车费用。

4重量仅为水罐的1/20 多拉货还省冤枉钱

用户平常刹车淋水所使用的水罐在加满状态下则重达1吨,几乎是液缓的20倍,而换装液缓省出来的载荷,在车辆运营中则能直接被转化为卡车司机的额外利润。

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一年能省6万

除了重量之外,淋水装置本身还是一个消耗品:每次加水的费用都在10元以上,这不仅对于没有搭载液缓的车辆来说属于必需品,加水地点也都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基本没有还价的余地。

小结:

综合看来,液力缓速器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卡车司机的“福音”,不仅能大幅提升行车安全性,同时还能每年为用户节省一大笔开支,后续我们会为大家带来更多关于缓速器的内容,敬请期待。

看完的卡友赶紧转发告诉身边更好的卡车人吧!

本文图片来源:卡车之家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