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5个学生23个班干没自家孩子,985毕业家长崩溃要官”,删繁就简的叙事,远不能概括当事人在其间纠葛的心路历程:“圆圆在老师眼里是不是就是差生。985毕业的家长,去找老师沟通给孩子要“官”。

封面评论 |“25个学生23个班干没自家孩子”,你能不慌吗?

□蒋璟璟

开学季,家长充满了焦虑。刚成为小学生的圆圆不但座位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角落,班上25个学生23个班干部,圆圆还成为没入选的之二。圆圆妈妈说:“我和她爸都是985毕业,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很崩溃。”通过与老师沟通,圆圆也成了班干部,圆圆妈妈心里才轻松了,“比自己升职加薪还开心。”(扬子晚报)

人仰马翻的开学季,花样百出的大秀场。“25个学生23个班干没自家孩子,985毕业家长崩溃要官”,删繁就简的叙事,远不能概括当事人在其间纠葛的心路历程:“圆圆在老师眼里是不是就是差生?”“其他的家长们是不是都有活动?”而在孩子终于当上班干部后,妈妈心里一下子松快了许多,“比自己升职加薪还开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永远在敏感、不安,纠结、忐忑之中切换犹疑。戏太多的家长们,总是在自寻烦恼,又总是在抱怨心累。“25个学生23个班干没自家孩子”,又会怎样?自己是985毕业的学霸,又能如何?太多的家长,总是习惯与“别人家”的孩子比照,认为别人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该有;总是习惯与自己比照,认为自己优秀孩子也该天生优秀……孩子的成长是一场长跑,但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所谓“不输在起跑线”太过在意,对于细枝末节的得失太过在意。久而久之,自己疲惫不堪,孩子也同样不胜其烦。

985毕业的家长,去找老师沟通给孩子要“官”。这一幕,很喜感,很唏嘘。家长们总是很烦,总是很忙,但这其中有多少是“自讨苦吃”,又有多少是缘木求鱼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