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旬,只有小学文化,当着校园保安,却被大学生尊为“考研导师”——他就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林科大)保安姚新民。

11年来,姚新民帮助上万名学生考研,成为大家眼里亲切的“姚叔”,很多学生离校后还在念着他的好。

近日,湘声报记者来到林科大寻找姚叔,“刚刚还看到他了,我给你他的电话。”听说找姚叔,学生热情相告。

很快,穿着保安制服的姚新民迎面走来,眉眼举止间有种天然的威严。

“工作之余,陪伴学生考研,只是举手之劳,没想到得到这么多学生的肯定和感谢。”姚新民腼腆地笑着。

机智解决抢座纠纷

因为机智解决了考研学生抢座问题,姚叔在学生群里出了名。

“我当时是学校主教学楼的保安,常有考研的学生为抢占座位发生纠纷,有时都调解不过来。抢占座位,一是浪费资源,二是激化矛盾,影响校园和谐。”姚新民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

琢磨了一段时间,他决定采取分配座位的办法解决问题——登记学生学号,逐一安排每个学生的座位,每间教室都有一本名册,一人一个座。没想到这样的管理,效果出奇地好,抢座纠纷没再发生。

如今,姚叔管理的座位已从最初的700多个增加到1600多个,他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了,于是邀请几位学生帮忙管理。“学生比我强多了,他们电脑操作不会出现纰漏,我现在主要是监督。”姚新民笑着说。

“分配座位让我们节约了找座位时间,学习更方便。”正备考研究生的李琳特别感谢姚叔带来的变化。

在姚新民的争取下,现在林科大主教学楼可以通宵学习,其中有10多间教室为考研学生专用。

设置打卡督促学习

2007年,姚新民刚来到林科大时,发现有些考研的学生特别刻苦,但也有一些学生心里想考研,早上却起不来。于是他对一个认识的学生说:“你每天早上找我打卡,督促自己学习。”

怎么打卡?姚新民设置了一套流程:学生来到教室自习,拍照发给他;随后,他会回复学生一些励志话语,学生无需回话。时间一长,彼此就形成了默契。

“我也不知道这么一个小小的建议,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后来,找姚叔打卡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70多个备考2019年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每天坚持打卡。

李琳也是其中的学生之一,每天会在早上6点40分到教室学习。“找姚叔打卡,对我有一种督促作用,打卡以后学习更有规律,状态好很多。”李琳说。

对每天坚持打卡的学生,姚新民很赞赏:“考研学习就要像上班一样,不能迟到,不能早退,不能无故旷工。”

也有学生坚持不了打卡,找各种理由搪塞,甚至作弊。“如果作弊就是对自己不负责,对这些学生,如果离考试时间还较长,我可能会严厉批评;如果只剩下最后二三个月,我不会再说了,本来考研就压力大。”姚新民说。

通过学生的打卡情况,姚新民还能预测他们的考试成绩,“从不落下打卡的学生,基本都能考上”。

熬制“鸡汤”抚慰心灵

今年中秋节,姚新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位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亲手制作的月饼和一封手写长信。在信中,这位学生写道:“还记得您那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要敢于亮剑!’人生的每一步选择,我都始终铭记您的教诲,纵使再灰心丧气,也要挑战一试,用力拼搏,不敢懈怠。”

在学生心中,姚叔用心熬制的“心灵鸡汤”特别有力量。陪伴学生考研多年,姚新民看到了很多学生的成败得失。为了激励这些孩子,他会刻意搜集一些名言警句送给学生。

步入10月,考研进入倒计时,许多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姚新民开导一位学生:“考研如果没有一点紧张感反而不是好事。你现在每天按部就班,把自己的计划完成。即使没有想像中的好,但也不会太差。你要知道‘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姚叔的“心灵鸡汤”也不一定是名人名言。3年前,林科大学生刘辉想考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第一年,他笔试成绩很好,却在复试中被刷了下来。姚新民鼓励他再考一次,刘辉却想放弃。

看着颓废的刘辉,姚新民一心想激一激年轻人:“学历是硬件,如果你不想考研就不要在教室占位子,这里要留给考研的学生,他们比你更需要座位。”

第二天,姚新民接到了刘辉的电话:“姚叔,我再考一次。”

这一次,刘辉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网络大V”传递温暖

在林科大校园,姚新民还被称作“网络大V”。目前,他掌管着8个QQ考研群,基本每个群每天都有上千人在线。他还以学习教室为单位建立了数十个考研微信群。

不论是微信还是QQ,只要是进群的学生,都被要求统一备注“年级+专业+姓名”,且会收到“在群里只讨论学习事宜”的提醒。姚新民管理的这些群,成为了学生们交流考研资讯的最好平台。

在姚新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2000多个好友,其中大部分是他曾经陪伴或正在陪伴的考研学生。网络大V的身份,能带来商机和财富,但姚新民不为所动, “我知道这是资源,但我不会利用这些赚钱。”他直言,自己不差钱,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加上现在每月1600元的保安工资,生活已经很舒坦。

每年都有很多考研“小白”杀入考研大军,却对考什么专业、什么学校、看什么书或复习资料,一片茫然。在林科大,准备考研的学生都喜欢找姚叔咨询——“你想考什么学校,姚叔可以给你介绍考上的学长”“想租房子,也可以问问姚叔”“考上了的学生,会把资料留在姚叔这里,好送给下一届的学生”…

通过姚新民,一届届学生传递着学习生活的信息,也传递着温暖。

爱生如子一片苦心

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姚叔年轻时就喜欢读书。在建筑公司上班时,工友们爱打牌,他却爱看书,有人嘲讽他,他仍每天坚持。

生活里,姚新民很注意自己的仪表,每天出门衣服必须穿得整齐,皮鞋一定要擦得锃亮。“和学生打交道要有自己的范,要树立威信。”姚新民说,自己的仪容仪表代表了学校,哪怕走在路上,也要把背挺直。

对学生,姚叔的要求也很严格,比如学生进教室不能穿拖鞋、背心,不能吃零食,不能私自挪动座位。

去年,姚新民骑单车从教学楼门口经过,可能惊到了一位在背书的学生,这位学生朝他骂了一句脏话。他听后,只回头笑了笑,就走了。

第二天,在同一个地方姚新民又遇到了那位学生。学生喊道:“姚叔,对不起,我一晚没睡着,昨天对您说了脏话,您为什么没有发火?”

看着学生,姚新民讲述了一个左宗棠下棋的故事。“当年左宗棠在朝廷领到平定新疆的任务时,并没有胜算,他心情特别沉重。回到军营的路上,他看到一个棋社门楼上写着‘天下第一棋’。他便跑到棋社下棋,没想到几招就把棋社老板杀得落花流水,心里不禁意气风发。随后他平定新疆打了大胜仗。回到京城后,他又来到这个棋社,没想到这一次老板把左宗棠杀得片甲不留。老板这才告诉他,当时知道他压力很大,所以不想影响他的心情。一个人应懂得‘能让则让,能不容则不容’的道理。”

姚新民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虽然你不要作战,但你要上考场,所以姚叔不想影响你的心情。”学生不禁恍然大悟,明白了姚叔的一片苦心。

岗位换了关爱依旧

作为学校保安,姚新民每天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实际上每天呆在学校的时间却有10多个小时。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为的是方便学生找他。有时学生凌晨一两点还给姚叔打电话,姚叔并不恼,他觉得这是孩子们没有把他当外人。

11年陪考生活,让姚新民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不能吝啬表扬,一定要多表扬。”有一次,他策划了一个小活动,为学习努力的学生排名,结果大大激励了学生。

如今,姚新民换了岗位,主要职责是校园巡逻。但是巡逻之外,他仍在主教学楼修空调、修板凳,忙得不亦乐乎。

生活中的点滴相处,使姚叔与学生建立了深厚感情。学生们送给他的小礼物,写着“最美姚叔”的锦旗、刻着祝福语的保温杯……让他深深感动。记忆最深刻的一幕,是在2017年,一位女生即将离校,冒着瓢泼大雨,坚持等他留影纪念。当姚叔匆忙赶到时,女孩全身已经湿透。

姚叔,已是林科大校园里的独特文化。不久前,校党委书记赵运林还特意来看望他,感谢他对学生的付出。

面对外界的赞誉,姚叔很淡定:“我没有那么神奇,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也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记得住所有人的名字。我只是遵照了学校与物业公司的嘱托与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的身后是各个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我会继续坚持下去。”

END

文|湘声报记者 陈尽美

责编|王春花

美编|张春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