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奥斯曼帝国是航海大发现时期并立的两大帝国,且两大帝国都是在蒙古铁骑退去后建立的新帝国。但两国的命运却大相径庭。

先说开国,奥斯曼帝国虽说后来很牛逼,但是这个帝国因为是少数统治一堆少数。所以开局几千人,后期全靠抢。蒙元则是少数蒙古人统治多数汉人。汉人人口基数在那摆着呢。驱逐蒙元后无论是谁得天下,得到的都是个体量庞大的帝国。所以明朝和奥斯曼那时候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而两个帝国交集不多,却都曾面对一个共同的敌人帖木儿。最终造成不同的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帖木儿篡西察合台汗国时,已经是明洪武二年了。帖木儿发家比朱元璋晚了几十年,不然真有可能他取蒙元帝国而代之。帖木儿一开始玩的也是朱元璋缓称王,高筑墙,广积粮那一套。曾一度对明朝称臣纳贡。集中力量对付已经腐化堕落的各蒙古帝国。再后来帖木儿东征察合台汗国。西灭札刺亦儿汗国。南下取得印度德里。东征西讨有了大片疆域后,帖木儿对大明王朝也不再那么恭敬了。曾经几度杀死明朝使者。

一般网红历史写手,写明史时都有两吹,哪两吹,第二吹是西班牙吹,认为西班牙那点兵真能灭了明朝。小子在文章中数次分析了这种观点的可笑,今天就不赘述了。第一吹则是帖木儿有可能灭了大明,讲这种观点的也是煞有介事。然而明朝和帖木儿中间还夹着一个东察合台汗国。这大部位于新疆的东察合台汗国,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统治阶级不像其他蒙古君主一样迅速腐化堕落。还有一战之力。帖木儿虽然一度东征,但是从来没有统一察合台汗国。而东察合台汗国的可汗面对咄咄逼人的帖木儿,选择了主动事大明朝。和大明朝的关系很融洽,帖木儿的存在,让察合台和明朝的关系就像是现在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一样。可以说这察哈台是当时和明朝关系最融洽的蒙古汗国。明朝有这察铁在,那才是真的以蒙古为长城。帖木儿连天山都过不了,更别说过玉门关了。

而后来与明朝齐名的奥斯曼苏丹国,在当时就倒霉了。这奥斯曼当时只能叫苏丹国,还谈不上帝国。统治疆域只有半拉小亚细亚,和小部分巴尔干半岛。说文明文明程度也高不到哪去,说战斗力虽然土耳其苏丹也是马上天子,但是和中亚草原上驰骋的可汗比。土耳其苏丹又太文明了。最终帖木儿奇袭土耳其重镇安卡拉。还在巴尔干半岛打的火热的巴耶塞特不得不回安卡拉驰援。结果没有明英宗那么做的巴耶塞特却不得不面临和明英宗一样的后果。沦为了俘虏。不过奥斯曼当时的国力和明朝没法比,所以这次苏丹被俘,土耳其几乎等于灭国。

最终的结果,巴耶塞特一世被俘后,他的儿子识时务为俊杰的纷纷臣服帖木儿。最终帖木儿推行推恩令,将奥斯曼苏丹国的领土一分为四,分封给巴耶塞特的四个儿子。而巴耶塞特自己则被圈禁一年后死去。君主被俘,往往会有许多段子。巴耶塞特一世成为俘虏不过一年就去世。更是给稗官野史家以想象的空间,野史家把他说的比宋徽宗还惨。其实他当俘虏的待遇和明英宗差不多。毕竟帖木儿论民族和土耳其远系从同,论宗教大家同宗回教。做人留一线,日后好想见。没必要把事做的太绝。。相传巴耶塞特死后,帖木儿还使劲哭了一番。这才是枭雄真本色。

后来帖木儿败给了自己的野心,还没来得及东征大明就病死了,而帖木儿的死留给了帖木儿吹很大的想象空间。而奥斯曼能否在帖木儿去世后东山在起,且听下回分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