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剑客春秋

  编辑

  说起江苏兵,可谓是闻名江湖,不妨从古代讲起! (一)江苏兵代表 秦朝末年,民不聊生。乱世之中,引出两名英雄,泗水亭长与合伙人西楚霸王,这一对CP联合举义,推翻暴秦统治,救民众于水火,可谓功德无量,令世人称道。亭长者,何许人也?沛公刘邦也,着布衣提三尺剑斩白蛇取天下,所著《大风歌》更是激昂豪迈,深得人心,毛主席曾评曰: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霸王者,何许人也?项羽是也,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击章邯、破王离,正所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联合灭秦后,小亭长顺势逆袭,建立大汉朝,兴我礼仪之邦。改朝换代,何以得成?文有萧何,武有韩信。萧何谋略,决胜千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四位爷在中华历史上,可谓是浓墨重彩。此四人,都是江苏兵,优秀!

  编辑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江东张昭,可谓是重臣元老,小霸王孙策临终前,留有一言“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可见其才华之盛,名望之高,地位之显。儒将陆逊,智取关羽,重获荆州,不可谓不机智;深谙兵法,夷陵破蜀,火烧连营七百里,逼退刘皇叔,致使白帝托孤,最终殒命归天,不可谓不强悍。主簿陈琳,建安七子之一,一篇《讨曹操檄》,怒斥曹操恶行,波及祖上若代,阿瞒击掌顿足,惊动华夏九州。下邳陈登,献计破吕布,屡战挡东吴,勇猛而不失机智。此四人,亦是江苏兵,优秀! 唐宋明清,文武双全。唐朝诗人张若虚,吴中四士之一,担任兖州兵曹,一首《春江花月夜》脍炙人口,属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北宋宰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为世人楷模,“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凛然大节另后辈敬仰。

  编辑

  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果断弃笔从戎,参加起义抗清,一时“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所著《日知录》更有“负经世之志,著资治之书”的美称,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千古名句,被后世传颂。大清帝国,水师提督关天培,筑重炮、造暗礁,设三道防线,抵御英军侵犯,协助林则徐虎门销烟,著有《筹海初集》,关心时事重海防,无愧于“爱国名将,民族英雄”之称。此四人,又是江苏兵,优秀!

  抗战时期,保家卫国。巾帼英雄,丹阳女侠陈模同志,携好友三人参加革命,拜于陈毅元帅麾下,正式编入新四军,在打击日寇的路上,始终铭记“干革命要不怕苦,不怕死”,用行动践行了使命。坐标无锡,装甲雄兵钱建民,全连合力消灭敌司令部,缴获日军装甲车两辆,于瓦鲁班战役中书写了光辉的一页,攒劲提气。然而,后来不幸双目失明,所幸生前摸到了国产坦克,甚是感人。宿迁老兵王育彬,可谓是“邱少云”式好战士,铁一般的纪律根植心中,敌军手榴弹炸伤手指及右腿,甚至炸烂屁股也不动分毫,直至昏迷过去,始终没有暴露位置,楷模榜样。

  编辑

  高邮英豪何忠志,年十六入军营,参加大小战役百余场,记忆最深是高邮战,致使添伤挂彩,留下岁月痕迹,后参与济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视死如归不胆怯,真心好评。向老兵致敬,为先辈点赞。此四人,还是江苏兵,优秀!

  (二)闲话江苏兵 江苏兵,秀外慧中,颜值担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南烟雨的朦胧气息,孕育了灵秀的江苏子弟兵。剑眉星目,龙行虎步,不乏孔武;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吴音如沐。此外,性格温婉,遇事不争,谦恭退步,儒雅风范。 江苏兵,做事谨慎,思想缜密。重要岗位,总有江苏兵的身影,“性谦和,有耐心”正符合特殊岗位的需要,细心的江苏兵会考虑周全,尽量避免纰漏的发。做事之前有打算,事发之后有预案,以保万全。 江苏兵,知人善任,注重纳谏。昔日高祖刘邦只是一市井小民,最终能打败霸王项羽,顺利成为开国皇帝,这是致胜的关键。江苏兵,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若果犯错了,会虚心接受批评,坚决改正错误,努力做一名好同志,争当优秀官兵。 江苏兵,勤俭节约,恪守传统。你所遇到的江苏兵也许很“抠”,平时很少花钱,零食也不怎么买,感觉与当代生活格格不入,甚至会觉得不合群。但当身边的小伙伴有需要时,总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伸出援手。勤俭节约是美德,赠人玫瑰留余香。

  编辑

  江苏兵,人数不多,遍布全国。也许因为江苏经济发展较快,生活水平相对较好,选择当兵入伍的人不是很多,比不上兵员大省山东、河南,留队的就更少了,但祖国的边边角角,总能有我们的身影,女兵也很飒,发扬梁红玉式精神,不爱红装爱武装,时刻坚守在战位上! 江苏兵,思想红专,风骨硬朗。相对来说,我们体型略为娇小,虽不及东北兵威武雄壮,但毕竟浓缩都是精华,亦能扛起复兴的大旗,担当强军的重任。在通往和平的道路上,我们从不曾缺席,勇于领路当先锋,激发弘扬正能量,能似高祖勤纳谏,敢学霸王刚正面,侠义风骨犹存。 江苏兵,虚心好学,博闻强识。秉承南唐后主李煜,婉约派词宗秦观,明朝四大才子,清朝各位状元的优良品质,江苏兵一直都虚心好学,品学兼优,文化氛围浓厚,总体素质良好。在江苏教育的引领下,加上数学帝葛军大神的强势帮带,造就了“学霸之乡”,更打出了“全国教育看江苏”的金字招牌。 江苏兵,吃苦耐劳,戍边卫疆。笔者当兵就在甘肃艰苦边远地区,新训在兰州,下连在天水,小山沟的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陶冶了情操。后来考取军校,到乌院学习两年。毕业前夕,写了戍边申请书,志愿到一线去,可还是分到了内地。机缘巧合,军改来袭,部队换羽新生,跟随移防藏区,完成夙愿。新(疆)西(藏)兰(州)走一趟,无悔青春献国防! 江苏兵,永远走在强军的路上,优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