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米之后,国内手机市场涌现了太多的线上品牌,他们和小米一样,秉承着"性价比""线上为主"等思路,虽然荣耀总是不断宣称自己是互联网手机第一,"不屑"与小米比较,但毫无疑问,所有线上手机的"靶子"依然是小米,毕竟小米是这套玩法的开创者,必然要直面竞争,直面压力,这是你的宿命。虽然内部称并不强调性价比,但 IQOO 的第一部机器的枪口显然是瞄准了小米,而且还高调表示自家是现货,背靠 vivo 的供应链,这款机器的供货情况可能会对小米造成冲击。

2019 年伊始,小米开启了"拼命三郎"模式,高管们频频发出的"战斗言论",公司层面频繁的调整,一切都反映出了小米迫切求变的决心。一方面,手机市场红利期已过,小米的增长失速;另一方面,新老对手咄咄逼人,足以让小米感到了压力。

面对环境的严峻与竞争的压力,小米进行了频繁的调整。1 月 10 日独立品牌"红米"的发布会上,雷军发布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战斗言论,并且明里暗里地 Diss 荣耀,随后红米总经理甚至跑到荣耀官微下发布了质疑的评论。

前有狼后有虎,小米如何在夹缝中强势突围?

对于雷军的不安和焦躁,赵明说道:"要以平常心看待友商,雷总压力很大,今年会有很多公司亮出底牌和底线。还说到小米的发布会,赵明表示:"那天的发布会我没有看,小伙伴看了以后说他们笑喷了,像看电视剧一样,有点像看当年的《古惑仔》电影,手机圈不应该这样。"

一年以来,作为"线上手机"的开创者,小米的确一直都在面对各种竞争。vivo 的子品牌 IQOO 高调发布了新机,比小米便宜一元的定价也是显得"杀气腾腾"。虽然内部称并不强调性价比,但 IQOO 的第一部机器的枪口显然是瞄准了小米,而且还高调表示自家是现货,背靠 vivo 的供应链,这款机器的供货情况可能会对小米造成冲击。

按照小米灌输给消费者的理念看,自家对工艺要求高,性价比到极致,才导致了供不应求。事实上无非是战略所致,小米奉行的是快消品牌的快速周转,订单量并不会很多,卖出去一批再产一批,避免库存积压的风险,并且会等来元器件的降价,从而在定价极低的情况下变相提高利润。

前有狼后有虎,小米如何在夹缝中强势突围?

可是,现在的状况是如果消费者买不到小米 9 ,那么 IQOO 会成为可选之一,同时这也会让消费者对小米的供货能力产生质疑。上市后的小米,在资金链上比以前好上不少,这让小米有底气去下更多的订单,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小米可能会在策略上进行调整。

上市半年多,小米已经进行了四次组织架构上的调整,首先,小米告别了扁平化与"创始人时代",缕清了层级,并把一批年轻人推到了台前;其次,小米加强了技术布局,也基本明确了手机+IoT 双引擎的战略。

另外,从"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开始,小米的营销策略也在今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全员 KOL 化",上至雷军、林斌等微博大V,全员上阵营销。这让小米在微博上有了极高的声量,在出现一些争议话题时,官方亲自下场,炒起热度。像在发布会上与王源粉丝互动,立下"供货不足百万台,就去拧螺丝"的 flag。频繁调整,意味着改变的决心与迫切性。雷军的压力肯定是不小,过去一年,小米经历了太多,IDC 数据显示,小米四季度出货量同比跌了 34.9%,全年同比跌了 5.6%。

前有狼后有虎,小米如何在夹缝中强势突围?

荣耀、努比亚、IUNI、一加、IQOO……在小米之后,国内手机市场涌现了太多的线上品牌,他们和小米一样,秉承着"性价比""线上为主"等思路,虽然荣耀总是不断宣称自己是互联网手机第一,"不屑"与小米比较,但毫无疑问,所有线上手机的"靶子"依然是小米,毕竟小米是这套玩法的开创者,必然要直面竞争,直面压力,这是你的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