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霸座风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事件回顾

2018 年10月20日,北京南开往上海虹桥的G147次高铁上,一老人先上车后补票,但只补到了天津南的座票,当车座持票人劝老人让座时,老人却说什么也不肯让,列车员介入后,称为老人安排座位,车座持票人也客气称可以为老人拿行李过去,老人仍然不听胡搅蛮缠。乘务员甚至苦苦哀求“您都像我爷爷一样了”仍被拒绝:我不是倚老卖老。最终车座持票人妥协,大爷高铁霸座成功。

从8月份的霸座男到9月份的的霸座女,再到10月份的霸座爷,高铁霸座一次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难题,是不是真的难以解决呢?其实不然,解决霸座难题,还得需要制度这个良方!

01

霸座不只是素质问题,更是法律问题

充满异味的绿皮车厢和拥挤的乘客,相信是许多人共同的记忆。那时不管有座票还是无座票都不能保证自己有一席之地,唯一的办法就是跑在前面去争夺有限的车厢空间,即使无座,站立的位置也有好坏之分,否则免不了一路上的东倒西歪和腰酸腿软。此时,若能“素质低”地跑在前面,霸住一个位置,必然要想尽办法“捍卫”,能想出的各种撒泼耍赖的招数也就随之而来,说到底,很多人仍然没有摆脱资源短缺所带来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但时过境迁,快速发展的高铁列车已经四通八达,车票也不再一票难求,如若再不遵守规则,那就不是简单的素质问题,而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法律问题了。

02

口诛笔伐非长效之策,治标更要治本

8月21日的孙某高铁霸座事件在网络上“火了”一段时间,不少曾有过类似经历的网友也纷纷发文指责,最后以公安机关治安处罚和铁路部门限制购票而告一段落。然而,网络上的轰轰烈烈并没有让多少人汲取教训,随后的霸座女、霸座爷还是前赴后继地出现在网络上,由此看来,网络舆论并不是那么有效。与其在网络上口诛笔伐,不足让制度来约束,一方面铁路部门要规范各类票权利,给无座票制定比有座更低的价格,既然无座,票价就应该与有座票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加紧配套的制度建设,铁路部门、公安部门要切实履职,维护好旅客乘车秩序。

03

苦口婆心,不如依法办事

从几起霸座事件来看,每一起都是乘客要求霸座人让座无果后向乘务员求助,而乘务员甚至乘警能做的就是不断劝说,而没有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和稀泥”的手段是唯一的处理方式。在小明看来,与其苦口婆心地劝导,不如依规、依法办事,对于违反铁路部门规章制度、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该处理的应该坚决处理,要道德底线,也要有法律红线。

04

加快社会综合信用体系建设

让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羽毛

8月霸座男事件后,铁路部门根据《铁路旅客信用管理办法》对涉案当事人进行了限制购票的处理,然而这对当事人来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警戒作用,这反映了目前社会综合信用体系的建设不足的现状。只有让铁路旅客信用记录作为其社会综合信用评价的一部分,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才能有足够的威慑力,只有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触动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才会让当事人遵守规则,爱惜自身的羽毛。

来源:黄埔检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