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的山东省,名将辈出,北洋军阀宿将吴佩孚、孙传芳,国民党将领中的张自忠、宋哲元、王耀武、李延年、李仙洲等人都是不世出的名将。可是,比起共和国的三位山东籍开国将军来说,还是差点意思。

山东籍的三位开国将军有3位开国中将,86位开国少将,听历史知事给你介绍一下这三位开国中将。

1,孔庆德。

孔庆德是山东省曲阜市保宁村人,孔子73代后裔,和现在的“北大醉侠”孔庆东是同一辈。孔庆德,虽然是孔子后人,却从小家境贫寒,16岁就当兵入伍,成为国民党46师陈调元部战士。19岁加入入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他从营长一直做到红四军独立师师长。

抗日战争中,孔庆德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1营营长,参加夜袭阳明堡和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

解放战争中,孔庆德历任旅长、纵队副司令员,1949年2月担任了58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10年孔庆德去世,终年100岁。

2,刘兴元。

刘兴元是山东临沂莒南县人,生于小康家庭的他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成年后做过工厂学徒,后参加了冯玉祥和孙传芳的军队。在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中,刘兴元毅然加入红军,做红军一员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抗日战争中,刘兴元担任了第115师工兵营政治委员,率部参加汾离公路三战三捷和同蒲路破袭战。八路军东进山东后,刘兴元在鲁南根据地和山东军区担任主要领导,对鲁南地区的抗日活动贡献很大。

解放战争中,刘兴元曾任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政治委员、第42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辽沈、平津、安新等战役。建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

3,孙继先。

孙继先是山东曹县人,他是我军中最强的“武功七大高手”之一,相比刘兴元和孔庆德两位山东老乡,他的经历更有传奇性。

孙继先在长征中,是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先遣团)一营营长,在安顺场,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的战斗英雄。抗日战争中,孙继先担任了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参谋长,挺进山东后,孙继先建设了鲁南、鲁中等重要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孙继先担任华东野战军8纵队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泰安、沙土集、洛阳、开封等战役,升任华野八纵司令员。1949年1月,孙任第三野战军22军军长。建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

孙继先建国后最大的贡献在于担任了二十基地的司令,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