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杠精的愿望很美好

  地球上,有一种生物,比外星人还可怕。他所到之处——朋友圈、微博,只要能发声的地方,都“寸草不生”。这类生物因执着于抬杠,被广大群众冠之“杠精”。

  杠精也许长着一张大众脸,但平凡的身体里却住着一个不安分的灵魂,他们有一个比马丁路德金还“美好”的愿望:用简单的句式,杠出宇宙的真理!

  杠精们有这样一套“文学语录”:

  朋友圈:今天……,好好笑啊,哈哈哈哈!

  杠精A:好笑吗?

  杠精B:看不懂,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

  杠精C:笑点在哪?

  杠精D:不觉得好笑,也不知道笑的人什么心态。

  杠精E: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好笑?

  杠精怼人从不分场合,不论对方是三六九等,美丑胖瘦,总之,有的是办法怼你!

  最终,深受其害的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给这群物种按危害程度划分了等级。

  第一种:他们绝不就事论事,你说A,他就用B来反驳你!

  你:西湖太小了,不太想去~

  杠精:太平洋够大吧?你怎么不去!

  第二种:他们最喜欢戳人痛点,找你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攻击你!

  你:我不想拿北京户口,我觉得回家挺好的

  杠精: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有本事拿完北京户口再走?

  第三种:他们坚信“一个巴掌拍不响”,受害者自身肯定也有问题!

  你:刚才被一个领导调戏了,好生气啊!

  杠精:难道不是你平时穿着太暴露、举止太轻佻的原因?

  第四种:他们随时都能把你的言行和国家、民族的安危联系在一起。

  你:好无聊啊,有人一起看个电影吗?

  杠精:伟大的周总理说过,“要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少年强,则国强。你这么玩物丧志,国家交给你,要凉~

  看来,再不治治杠精,人类终将倒退二十年。

  part 2

  杠精不是一天练成的

  杠精不是病,但却会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伤害。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杠精“见人就怼”的行事风格呢?我们不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从杠精的怼人方式,我们可以看出:杠精看待事物,往往都是从消极的一面开始。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对危险等负面的信息会更加敏感。试想,在野兽出没的远古时代,如果人类不对危险等信息感到敏感,估计早就丧尸荒野。

  所以,用消极的态度看待事物是自我保护的潜意识。那么,身处文明时代的杠精们,为什么也会如此“消极”呢?

  这其实和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也就是说,杠精的成长环境,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这种缺乏安全感,又进一步地引起他们的自卑和敏感。所以,他们需要引起别人的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并获取安全感。

  当正当的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时,通过“怼人”来引起对方的注意,就不失为一个“刷存在感”的好方式。

  况且,通过抬杠的方式,他们还能把自己内心的不满宣泄出来。用心理学投射的理论分析,杠精们的“毒舌”映射了他们受挫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成长经历,或者现处的环境中,极有可能遭遇了很多痛苦和挫折,这些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笼罩在杠精们眼中的世界,所以他们看到的人,没一个好人,都值得一骂。

  看来,我们对杠精,应该多一些同情。

  part 3

  杠精的“改过自新”路

  如果很不巧,你是一名杠精,但愿意“改过自新”,陈老师不妨给你支几招:

  首先,要学会感知自己的情绪。

  比如,看到别人嫌弃饭菜不好吃,你为什么会如此义愤填膺?想想引起自己愤怒的错误认知有哪些,是不是过去的一些不愉快经历导致的?冷静想想:也许你小时候也很挑食,每次父亲都大发雷霆,胖揍你一顿。后来,你开始乖乖吃饭了。长大后,看到别人浪费粮食,你内心深处来自对父亲的控诉就会化身成对别人的“谴责”。

  认识到这些错误认知,是你停止抬杠的关键。

  其次,是学会用同理心去体察别人的情绪。如果你能感受到你对别人的评论,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那种痛苦只要你能体察到一半,你就绝不会狠心抬杠了。

  所以,尝试和身边的人来一次友好的交谈,了解他们对你“抬杠”的感受,努力去体验这些感受,当你忍不住想抬杠时,回忆一下这些感受,就会三思而行了。

  最后,学着去赞美别人,并从身边的人做起吧!你会发现,比起抬杠,赞美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它不仅能给对方带来快乐,还能帮助你修复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它才是真正能帮你获取爱和安全感的方式。

  事不宜迟,杠精们赶紧行动吧!比如:不要和我这篇文章抬杠,高抬玉手,点赞转发一下如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