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老广人”印象中,荔湾区恩宁街算是代表广州的最独特的印记。

一条老街,骑楼相依。宽街上行人穿梭,叫卖声迭起;窄巷里传来扑鼻的中药材味道,陈添记鱼皮、顺记冰室、宝华面店等老字号门前食客排起长龙;一间间老商铺,布行瓷器行十三行里都是买卖人的身影。

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来到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谈到城市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回头看,城市的芳华

城市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对城市的定义是什么?

如织路网,如林大厦,还是如席广场?归根结底,城市是人的高度聚合,是人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呈现人类社会的顶层组织形式,与时俱进的反映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并忠实记录着其中的文明基因。城市在一天天老去。

但城市的发展,不是一部日撕一页的单向日历,城市是一本厚重的书。

城市这本书,可往前翻,读其芳华,让多少人回望自己的过去,那些不同时代演绎谱写的人生。它承载着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共同缩影,每个不同的个体被每个时代的“大背景”所笼罩着, 时代的烙印也在这个城市的肌理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数千载来城市主导功能始终权衡社会经济发展诉求,且在世界各地的迭代脉络基本趋同。

筑城营商,开市贸易,洗不尽的芳华,是这座老城的匆匆过往。恩宁街永庆坊坐落在充满西关韵味的片区,一砖一瓦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周边坐拥 “粤剧艺术博物馆”、“八和会馆粤剧社”、李小龙祖居、詹天佑故居等历史文化建筑载体。

穿梭在永庆坊的小巷中

央视记者辛亮仪 黄东旭 广东台记者 唐耿澈拍摄

“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正是对城市更新提出一个“底线”要求。对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既要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换,同时又要体现了其文化价值的延续。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的条件下,有效地完善城市服务机能,增强城市发展历史的厚重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表示,城市的迅猛扩张是一个“非常态”,我们国家城市大规模扩张的“高潮”已经过去,城市的更新将是“常态”。“过去我们犯的错误,就是一些地方只关注了经济效益,没有更多关注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因此,“留住记忆”就成了城市更新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要留住城市的记忆,不能全部拆掉。既有原来的东西留下,又能注入一些新的元素、新的功能,这样的城市才更丰富、多元,既能看出历史的延续,又有了新的活力。”杨保军表示。

城市更新,应留住这座城市的芳华,保护好其基因里历史记忆与文化个性,让人民能共享这份集体记忆,更能唤起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

向前看,续写新传奇

城市这本厚重的书,还可以向后翻,续写新的传奇。

“改造后既保留了原有街巷肌理,又导入了产业,人气涨了,年轻人回来了,老街也活了。”

如今的永庆坊有现代艺术也有传统老广气息

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永庆坊,是由一家企业进行改造修缮的一个旧城微改造项目,一期为创客小镇“永庆坊”。此项目改造采取原地升级的做法,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交通梳理,肌理抽疏;文保专修,资源活化”的原则,在房屋修葺上基本保持原有建筑的外轮廓不变,对其建筑立面进行更新、保护与整饰,保留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肌理特点,强化岭南建筑整体风貌特色,包括李小龙祖居在内的旧建筑按原样修缮。

永庆坊保持了传统街道的肌理结构,更多年轻人往来其间

央视记者关舟拍

作为老城更新的成绩指标之一,“人气”具有一定说服力。更新后的恩宁街永庆坊,引入新兴产业为这个片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配套产业办公园区、公寓生活区、文创教育区等,让怀旧与潮流并存,打造一个老城区的有机生态圈,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永庆坊已从一片破败的居民小区摇身一变成为文、商、旅为一体的现代化社区。

如今的恩宁街,在嵌套彩色玻璃的广式满洲窗下,老西关人依旧早起饮早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汇聚在此,聆听“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的悠长的故事,再执笔续写新时代新的传奇。而建筑,一直在见证这个故事的演绎。

恩宁街的改造,还创新地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模式,政府出让所持物业一定年限的经营权,吸引社会企业投资,由企业负责改造、建设和运营,运营期满后交回政府,互取所长,实现政府、民众和企业的“三方共赢”,人人都是老城老建筑的修缮师。

1996年美国城市规划师安德列•段尼和伊丽莎白•普莱特•泽别克在《新城市主义宪章》中提出了几条主要原则:

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人情味的生态社区;

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概而言之,城市更新的最终命题应当是:以人为本、张弛有度、历史记忆。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让老城市富有人情味,让文明传承与根脉延续更具活力;

张弛有度,避免以经济效益为单一中心式的大拆大建,也要避免唯古为尊的固步自封;

还需尊重记忆,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恩宁街,永庆坊,是广州百年荣光留下的印记,今日的修缮与更新,飞檐列栋,丹垩粉黛,是为了呈现她更美好的一面。

「调查」北京公租房:监管趋严 配套和管理待完善

“冬天播种” 弯道超车?央企房地产逆周期扩张背后

北京学区房调查:房价稳中有降 新政引发预期变化

角逐城市更新:房企要把握好两个关键问题

北京!北京!租金!租金!

住房城乡建设部唯一综合媒体

中国建设报房地产融媒平台

支持单位: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嘿,还有

欢迎加入我们的侃房群~

一起侃房侃人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