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在《虚实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真正的兵法家,须正奇结合,多用阳谋而少用阴谋,以掌握战局的主动来赢得战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遭受了生平最大的败仗:赤壁一役,数十万万大军惨败给孙刘联军。为了镇压随时会来的叛乱,也为了重塑自己的权威,曹操将目光瞄准了割据关中的马超、韩遂等关西军阀。

从关东前往关中有三条路:

北路,经河东,走蒲坂津西渡黄河;(蓝虚线)

中路,沿大路,过潼关再进入关中;(蓝实线)

南路,经宛城,由蓝田武关入关中。

南路地势过于险恶,青泥隘口自古就是天险,极难攻克。北路蒲坂津需要渡河,倘若被半渡而击之,恐有覆灭的危险。所以曹操不得不选择潼关作为自己主攻的方向。

当马超得知曹操以少于己方的人数主攻潼关后,不由得对曹操轻视了三分,以为赤壁惨败使得曹操忘记了如何打仗。于是催促关西联军进驻潼关。

八月,两军准备完毕,尽管曹操每日派出军队攻打潼关,但都是佯攻。经过十余日的相持,曹操从炊烟的数量推断,关西联军基本上已经进入潼关,于是召集众将,询问如何进军关中。部将徐晃答道:“主公带领大军到此地,敌军尽皆聚集于此,北面的防守甚为空虚。主公可拨我一支精兵,我当从蒲坂津渡河,截断敌军后路,将敌军包围起来。”曹操非常高兴,令徐晃、朱灵率四千精骑从蒲坂津渡河。

关西联军将领梁兴发现曹军渡河后,企图趁徐晃立足未稳之际,将徐晃击溃。徐晃率亲卫队,亲冒箭矢,数次冲击敌阵,竟然将梁兴击退数十里。徐晃成功在河西建立桥头堡,曹操开始下令大军渡河,成功绕过潼关,战争形势顿时逆转。

纵观整个战场,曹操始终把控着战局的主动:将关西军阀牢牢锁在潼关;然后密渡蒲坂津,切断后路;再令全军北渡黄河,绕过潼关,扭转战局,可谓令人叹服。曹公的时代已然过去,但《率土之滨》手游中却依然可以看到这种战术智慧。

S371区经过发育,诸多势力开始立国争斗,其中唐国和商国的博弈耐人寻味。

商军【酒|白玉楼】出兵雍州,佯装与唐国【欧皇D公会】交火,同时从雍州侧面出兵袭击对方要塞群,并最终成功突破,对唐军后方发动攻击。唐军无奈,只得求和。

正面佯攻,侧翼袭扰,是曹操的军事智慧。正是有了这一仗,曹操的威望才得以重新树立。在《率土之滨》手游中,战场的策略也是如此,任何战斗均需谋略支撑,每个玩家都可以是运筹帷幄的军中智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