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档过去了,这个暑假档有部电影,来去都显得悄无声息,可以说没有留下一点水花。

如果是普通电影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是成龙的电影。

说的正是8月16日上映的《龙牌之谜》。

电影的最终票房定格在1842万,这部电影上映前期的宣传非常少,7月22日突然宣布定档,不够一个月就正式上映。

但你不要以为这是部小制作电影,《龙牌之谜》可是中俄合拍的重点电影项目,投资有5000万美元之高,海报上还有成龙和阿诺德·施瓦辛格两位中美巨星主演。

看完《龙牌之谜》我立马明白票房为什么会低成这样,因为这简直可以说得上是一部“诈骗电影”。

这部电影其实是豆瓣上只有5.7分的《魔鬼的精神》续集,同时在海报上站了C位的成龙也不是主演,戏中出场时间非常少,成龙和施瓦辛格对打场面也水到不得了。

与这部电影同期竞争的《上海堡垒》虽然骂声一片,但比起《上海堡垒》更惨的是,观众对《龙牌之谜》连骂懒得骂

其实,这不是第一部成龙号召失败的电影。

成龙,这位在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华人影星,似乎在告诉大家他的号召力在逐渐丧失。

早在今年的春节档,谁也没料到《神探蒲松龄》会输的这么惨,最后票房仅达1.45亿。

无关口碑好坏,因为“成龙”这两个字本就是巨大的票房号召力,上次成龙在2017年春节档评分很低的《功夫瑜伽》照样狂收17.48亿票房,同样《龙牌之谜》请来成龙,也是希望借助其号召力来复刻这种效果。

《神探蒲松龄》如此失败或许连导演严嘉都没想到,尽管他上一部电影《食人虫》豆瓣只有3分。

《神探蒲松龄》和试图把《捉妖记》成功的部分移植过来《倩女幽魂》身上,再以“蒲松龄”作为视角来讲这个故事。可惜剧情天雷滚滚,并且还是标准的成龙老一套-动作喜剧,只不过这次伪装成古装魔幻探案喜剧罢了。

成龙电影的主导者很多时候是成龙自己本人甚至不是导演,成龙和周星驰一样,喜欢插手导演的工作。

同时长期保持着动作喜剧这个类型,成龙电影最卖座的原因是这点,最为人诟病的也是这点。动作喜剧是一直以来都是最合家欢的,但四十多年一味重复,成龙不腻但观众腻了。

举一个关于《重案组》的例子。这部电影最初名字叫《野兽刑警》且是由李连杰来主演,但种种原因开拍前改为成龙上线,电影开拍后成龙与导演黄志强发生很多矛盾,成龙甚至染指了剧本和最终剪辑权,最后结果就是黄志强原本的大量文戏被删改为加入成龙设计的动作戏。

不过有趣的是,成龙凭借该片拿了个金马影帝,黄志强也没服气,后来拍了部《鼠胆龙威》来讽刺成龙。

为什么成龙作为一个演员却有如此主导能力,以及成龙为什么能屹立四十年不倒,生命力远胜同期其他明星。

当年李小龙去世后王晶回忆说:「一时群雄并起,人人以为李小龙死了就系我叻哂,所有武馆师父都成为主角,结果全部失败。

最后反而是学京剧出身的成龙跑了出来,如果说李小龙是悲剧的民族英雄,那成龙就是代表喜剧的小人物。

罗维一开始也是想把成龙捧成李小龙,比如那部《新精武门》就是打算将成龙复刻成第二个李小龙,可惜并不成功,后来更是连年亏本而把成龙外借出去。

外借出去的成龙和袁和平合作后反而凭《蛇形刁手》和《醉拳》大红大紫,成龙之前流行的功夫片,要不像刘家良以传统武术为基础一招一式的打,要么就是李小龙这种中西武术结合,招招致命。

成龙和他们都不一样,他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类型“功夫喜剧”,因地制宜设计难度极高的动作,辅以幽默的剧情,视觉冲击力和欣赏度都非常强。

此后成龙一直往这个方向发展并乐此不疲。

《警察故事》这部里程碑式的电影更是完全展示了成龙的才华,以及解释了成龙为什么比同期任何一个男星更要知名。

他那一年凭借《警察故事》拿了金像奖三个提名,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全是提名成龙。足以证明,成龙不仅是个动作演员这么简单,他还自导自编自演出这样一部极其优秀的动作电影。

成龙在电影中远不止担任个演员这么简单,就连道具、摄影、动作设计、美术等等各方面他都有涉猎。

比如踢烂一张凳子,好莱坞往往会用绿幕拍再后期加工,而成龙会提前锯断撒上木粉再用绑上鱼丝控制木凳散开的方向,既安全且拍摄来效果非常漂亮,成本也比好莱坞便宜。

还有成龙之前的动作片经常有一对多的武打场面,但往往是主角在与一人对打时其余多个对手都在后面徘徊而显得不自然,成龙就利用镜头调度和后期剪辑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画面造成喘不过气的效果,这是个非常厉害都创新。

所以成龙是个电影全才,以一人之力精通一部电影所有岗位,并且十分出色,这就是他演艺生涯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原因,甚至名气胜于同门的洪金宝。

《警察故事》为什么说是里程碑?《A计划》开始成龙就意识到功夫片不能再走多快好省的B级片路子,以往硬桥硬马的功夫片已经开始过时不再适合观众口味,需要改变。

《警察故事》则把古装功夫片移植到时装动作片上来,大量汲取了默剧精髓,像卓别林、巴斯特基顿等,以小巧取胜,再配合惊险的动作表现出来,把背景和故事换成现代香港。

师承张彻的吴宇森所拍的《英雄本色》也和《警察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古代侠客复仇故事搬过来,枪战场面也用了武侠大战的方式来拍。

所以在我看来,往后成龙和吴宇森的时装动作片,只不过是他们对过往古装功夫片的重新包装罢了。

这也是成龙的厉害之处,能够适应时代并且开展新的潮流

到了《黄飞鸿》的出现已是传记类功夫片的兴起了,徐克追求的同样是成龙那种视觉上的冲击而非传统功夫片,所以不符合物理规律的“无影脚”还把黄飞鸿嫡传弟子刘家良给气跑了。

但这时的成龙已经凭借《警察故事》从杂耍小子的形象转变为超级警察,更具现代化的形象让他在国际上知名度更大,《红番区》、《霹雳火》等片在北美大卖预告了成龙重新打入好莱坞。

成龙在好莱坞真正成功的电影其实只有《尖峰时刻》系列,不过成龙很快也厌倦好莱坞,“他们给我的全都是像《尖峰时刻》这样的剧本,美国观众只想看我重复《尖峰时刻》的表演”,当成龙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成为阿汤哥这样的动作巨星时,他选择回来中国内地。

《十二生肖》不就是照搬《飞鹰计划》、《龙兄虎弟》那套吗,观众照样吃,8.81亿票房。《警察故事2013》借IP来骗钱,观众照样受骗。

《绝地逃亡》已经抛离地理逻辑,拿一堆过气网络段子来鞭尸也能拿下8.87亿票房。

当这套“拿以前港产片玩剩下的再玩一次还能票房大卖”屡试不爽时,成龙也不愿做出太大改变,于是越来越多《铁道飞虎》、《功夫瑜伽》、《神探蒲松龄》这类烂片出现。

归咎到底还是成龙的不思进取,沉迷在过去的成功无法自拔,试图重复过往那套来保持影响力,无法摆脱过往动作片带来的荣光。

而且成龙这几年的电影很明显能看出,成龙真的老了。

《铁道飞虎》中他已经把不少打戏分给黄子韬、王凯这些年轻一辈发挥了,到了《神探蒲松龄》更是开始使用大量特效来代替打戏。

成龙以前为了电影可以不要命,从五层楼高挂满电灯泡的柱子上一跃而下,在鹿特丹大楼天台边缘打架甚至跳下去,但现在成龙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他真的老了,不可能再做出这种惊险的动作场面。

不过就算成龙现在重新跳一次鹿特丹,观众也未定如同当年一样买账,毕竟复仇者们都已经把纽约炸了一次又一次。

如今的成龙固然不能再创造一次电影潮流,但至少不应该如此不思进取,掏空自身仅余的名气和娱乐价值。

这也是近年观众口味的转变,特效电影大行其道,动作片市场的不断缩小。

还有动作片人才的流失,以前《黑客帝国》找袁和平,《X战警》找元奎,但却不是双方互相学习,而是好莱坞把他们动作设计的精髓吸尽,袁和平他们却学不来他们的特效。

近年来最让港影君印象深刻的动作场面在《美国队长3》里,美队前往布加勒斯特阻止特种部队抓捕巴基时,美队与特种部队在楼梯的大战就极其精彩,拳拳到肉,招式非常连贯,一场打戏下来非常流畅,颇有港式风味。

回头一想,或许年轻时的成龙也能拍出这场动作戏,但现在快镜的远用,特效和实景相辅相成,让没有武术底子的克里斯埃文斯也能呈现出这种视觉冲击非常强烈的画面,同时演员也免受危险。

所以有谁能来接成龙的班?张晋,明显不够格,他主演的《九龙不败》全面崩溃就是最好证明。

吴京,他赖以成名的两部《战狼》是远用了大量武器装备和特效的枪战片,现在往《流浪地球》、《攀登者》这些多类型方向发展,很难讲吴京定位为传统的动作巨星,吴京近年也没有那场动作戏是特别精彩的。

不止是我们华语影坛,在好莱坞我们也不会当克里斯埃文斯是动作演员。史泰龙、施瓦辛格和阿汤哥之后,美国又出过其他动作巨星吗?

最好的动作片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动作演员最坏的特效时代。

就像电影中的武林,那一代人终极会退去,老去,但还有他们的江湖事迹流芳百世。

作者:Jacky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