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在思想上拔“穷根”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脱贫,是一段迎难而上的路途。在这条路上“等着送小康”的懒汉心态,“靠人来救济”的依赖观念,“要钱还要物”的功利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如何真正激发这些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拔掉他们思想上的穷根、行动上的懒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我市正如何破题,全面激发和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这几天,巴林右旗包木绍绕嘎查的牧民牧仁正在打捆儿收割的36吨牧草,这些牧草可以积180分,按照政策,他至少可以兑换360块钱。这对于因病致贫的他来说,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巴林右旗包木绍绕嘎查牧民牧仁:今年(产量)多出三分之一,今年政府也给奖励,比每年打得都多。今年牛羊能安全过冬,饲草料很充足。

由于今年上半年巴林右旗遭遇干旱,饲草短缺30多万吨,当地实行储草积分制,以户为单位积分,政府给予资金奖励。青贮、加工发酵后的玉米秸秆、天然牧草、饲用灌木等都纳入积分范围。让全旗6318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巴林右旗农牧业局副局长宋凤波:储草积分政策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往其它领域延伸,在各个领域激发广大农牧民的内生动力,积极主动投入到农牧业生产当中去,主动致富奔小康。

切实的政策加上踏实的行动就有了好日子。拔掉贫困户思想上的穷根,也就真正的摆脱了贫困。在巴林左旗,一个个文化活动室、农民夜校正在成为扶贫政策宣传的主阵地。这里是花加拉嘎乡小营子村,忙忙活活的一天过去,夜校开始上课。李建友今年67岁了,他说自己上次坐在课堂里听课还是50多年前上小学时候的事,虽然年岁已高,但听到老师讲起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的内容,还是来了兴致。

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小营子村村民李建友:地呢就是各家各户一家一条 你想规模种植 你想发展点产业这个是非常难 如果说能把土地整合到一起 我相信这个前景还是挺好的

小营子村的农民夜校一周上两节课,内容主要是技术培训、三农政策和脱贫政策讲解。

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小营子村驻村第一书记郭飞:收听群众每期能达到70人左右 贫困户占90%以上

有了想脱贫的想法也就有了干劲儿,然而,“我们能做些什么?”就成为了困住多数贫困户的根本问题。这里是克什克腾旗民族技工职业学校。这几天,学校新设立的光电一体专业迎来了第一批学员。贫困户李红霞跟着老师学做旅游纪念品。扫描图片,激光内雕,把当地标志性的旅游建筑雕刻在水晶内。

克什克腾旗民族技工职业学校学员李红霞:因为我很喜欢这门技术,它很有发展前景。

为了让贫困户在最短的时间学到真本领,学校提供场地,把民间手工艺人请进来,手把手、一对一为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课程设置从基础班、提升班到高级班,全部免费。

克什克腾旗民族技工职业学校副校长吕建国:农民牧民需求什么专业我们就培训什么专业。师傅带徒弟式的实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克什克腾旗民族技工职业学校培训部主任李相武:技能培训不仅针对贫困户,还针对一般的边缘户、普通劳动者,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想培训的全部纳入培训范围。

像克什克腾旗一样,今年7月以来,全市共组织75家就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对每一名有培训愿望的劳动者,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共开展107期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44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95人, 3758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85%。

久积跬步 终以至千里

我们总是形容脱贫攻坚是一场战役,在过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探索中前行。但无论战况如何变化,贫困中的人们永远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想要打好打赢这场仗,首要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而解决人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

在困顿生活中不言放弃,在朝朝暮暮中勤勤恳恳,在点滴生活里踏踏实实。贫困户有了对好日子的向往,并相信自己有着过上好日子的能力。

政策的帮扶,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思想的引领,解决了不想干的问题。技能的培训,解决了不会干的问题。这些脱贫路上逢山开路的破题之法正是让贫困户脱贫之志渐长的原动力。

这条扶贫之路上的点滴向好都是一个量变,我们期待着脱贫路上量变引起质变的瞬间。

久积跬步,终以至千里。深积小流,终以成江海。

赤峰新闻综合频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