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蜂蜜都多是持续听了我们两年的课程,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大家的不离不弃,是你们成就了我们!

从今天开始,大黄蜂会陆陆续续地从两年的课程当中挑选出一部分比较有价值的内容,制成大黄蜂语录,分享给大家,每天一个系列,今天咱们就先从 “认知篇" 开始,请大家一定记得收藏哦!

认 知 篇

01、家长越懂得放权给老师,你和老师之间的配合就会越有效。

这就好比是企业老板雇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帮他管理公司,在职业经理人管理的过程中,老板总是忍不住要插手,干涉,职业经理人就没有办法全力以赴做事,最终往往是问题百出。所以家长一定要记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八个字。

02、什么是真正的“身教”?真正的身教是一种自我完善,着眼点在于自我成长,而不是去改变别人;真正的身教,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那个让自己有喜悦感和存在感的自己;真正的身教从来不是为了去改变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所以孩子是不可以被改变的,孩子只会被影响。你是在不断地完善自己还是在试图改变孩子,孩子一定是能感受得到的。当你的人格魅力不足以影响孩子的时候,只说明一个问题,你做的还不够。

03、在孩子没有问题的时候你恰恰应该大力地教育孩子,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你却应该尽量少教育孩子。

聪明人总是用别人撞得头破血流的教训,当成自己的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无知的人总是凭着侥幸心理,把别人撞得头破血流的道路再走一遍,撞了南墙还不知道回头。这就是区别,所以选择权就摆在你面前,如何选那是自己的事情。

04、牺牲自己的事业来成全孩子,表面上看是一种伟大,实际上这是一种绑架,会给对方造成很沉重的心理负担,同时,对自己的人生更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哪怕你已经做了全职妈妈,也请你改变观念,你不是因为孩子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而是在你看来,当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业是教育孩子。这跟你为了孩子放弃事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为了孩子放弃事业是一种牺牲,牺牲是一种绑架,双方的关系是畸形的,而后者则是在继续打拼你的事业,只不过这份事业的内容就是教育孩子。

所以对于全职妈妈来说,这个观念一定要转变过来,你不是为了孩子牺牲了事业,而是把教育孩子当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事业。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05、有本事你就宠孩子一辈子,宠到他离开这个世界,没本事你就不要“害”他,这个“害”字说的不太中听,但却是残酷的事实。

那些对孩子过度娇宠,一味地代替包办,超额满足的父母,恰恰是最自私的一群人,满足了自我的情感需要的同时却不顾孩子的个人成长,剪断了孩子的翅膀,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和机会,还美其名曰我爱你,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宠你的那个人,我愿意为你付出我的一切。

06、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或许就是,可以看着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坐拥千万、亿万的财富,却见不得自己的亲戚朋友比自己每个月多挣100块。

同学聚会、朋友结婚、同事的孩子过生日,凡是聚在一起,谈论友情、亲情、和美好回忆的时候越来越少,聊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赚钱,某某人的老公多么有本事,谁家的孩子在读某某名牌儿学校。极尽卖弄和炫耀,溜须拍马之风更是盛行,全然不顾孩子就坐在身边。

眼瞅着身边人过的越来越好,这时的人们再也坐不住了。回家后,埋怨老公没本事,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读名牌儿学校,嫉妒闺蜜生活悠闲,可以全球旅游,到处买名牌儿化妆品,而自己却是个在家相夫教子的黄脸婆。

甚至有个别的男士,自己没什么本事,却要求老婆在家是一把好手,在外要能拿的出手。仿佛每一个人都一定要能够战胜身边的人才能够获得快乐。

我们对快乐的定义不再是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不是老公对家庭的兢兢业业,不是老婆的相夫教子,不是孩子的听话懂事,不是老人家的身体健康,更不是有一个能挡风遮雨的小窝。而是赚的钱不能比身边人少,老公的能力不能比别人差,车的档次不能比别人低,房子的地段不能比别人偏,孩子的成绩不能比别人差,老婆的女人味不能比别人少。

这让我不禁要问:“我们到底有多想赢?”

07、父母一定要修炼自己对于物质的态度,自己明明是一双30的脚,却非要蹬上一双40码的鞋子,累了自己的同时也误导了孩子。

自己明明只有200万的资产,却非要开一辆100万的豪车,真的有这个必要吗?真的需要一辆百万的豪车来标榜自己吗?

如果把这100万拿出来,带着家人四处走走,见见世面,或者为身边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带着孩子一起做点儿公益,给有需要的人送去一点支持,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08、真正的富养,是父母的一种见识。我常说:“给孩子食物,可以让孩子长成大人;给孩子观念,却可以让孩子长成伟人。”

我很喜欢一句话: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相伴者,他算不上导师,而是风雨前行的那个人。作为父母和孩子一路前行的时候,必须跑的非常努力,这样,孩子也会努力跟上你的脚步。”

09、父母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对教育的认知水平。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去思考,既然是教育,教的到底是什么?育的又到底是什么?父母一定不可以顶着一颗过时的脑袋活在新的时代,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去更新我们的认知。父母对教育的认知水平越高,理解的越深刻,才有能力给到孩子更好的教育。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我们的心理最为奇妙之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方向。所以,我想说的是,对孩子的行动最有影响力的,恰恰是父母的看法。这里的“看法”就是认知。

10、我们总是听到父母不厌其烦的跟孩子说着学习的好处。

没什么文化的父母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祖坟上冒不冒青烟就靠你了。”

有点儿文化的父母说:“书中自有我的世界,书中自有王者荣耀。”

比较土豪一点的父母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机会开玛莎拉蒂,住海景别墅,迎娶世界小姐。”

可就是没有听到哪个父母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够痛痛快快,无所顾忌地玩王者荣耀。”

11、如果我们不懂新生代孩子的心理,就谈不上教育。说到培养新生代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不得不去重新思考,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们还是简单的把学习当成是提升孩子未来生活品质的一条通路。那么估计孩子宁可绕道走远路,也不会上你的套路。

12、我常说一句话,父母应该努力的把自己变成你希望孩子成为的那个人,而不是要求孩子。一个父母能够把自己活成理想的状态,那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比如说华人首富李嘉诚,不单单是一个顶级企业家,更是我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事、修身克己的楷模。他就是通过不断的修炼自己,把自己活成理想的状态来影响子女的。

13、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学会示“弱”,不要总是显现出比孩子高明。父母越狼性,带出来的孩子往往越羊性。强势父母带出来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父母的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

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父母,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那就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因为只有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懂得示弱的家长经常会跟孩子这样讲:“儿子,你的力气比较大,帮妈妈拧开矿泉水瓶盖。”“儿子,厨房的地面总是拖不干净,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宝贝,妈妈最近很容易烦躁,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吗?”“儿子,老妈买了好多东西,不知道老板算的账对不对,你能不能帮着妈妈算一下?”

因此,示弱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成全,把邀功领赏的机会让给孩子,让孩子尽情地去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激发其无穷的动力。

14、真正的“承认差异”是指,在结果上不苛求孩子做的和别人一样,而在过程中却始终努力引导和教育孩子。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一句话:“尽人力,听天由命!”就是用尽洪荒之力,做好过程,用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结果。

15、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过早教会孩子识字,让孩子学习几门外语,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培养班。不惜一切代价,送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买最贵的学区房。为了让孩子能够安心学习,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大包大揽。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把父母的个人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变得没有主见,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

16、作为父母,你一定要意识到,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就算你的孩子再优秀,他身上也会有很多问题。

所以做为父母,如果你老是盯着孩子身上的问题不放,那么你就会被一个又一个,层出不穷的问题搞到精疲力竭,心乱如麻,而且永远没有终点! 最终一个再优秀的孩子也会被你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搞得灰头土脸,完全丧失掉自信。

17、送给天下的每一位父母:“与其说是你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孩子在帮助你成长,是孩子帮你发现了那个更好的自己,也是孩子让你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更是孩子让你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18、我经常给家长朋友们讲60分和100分的故事。假如您的孩子正常发挥,可以考90分。结果在一次考试中,只得了60分,这在一般的家长看来,是一个坏消息。而如果孩子考了100分,很多家长则会觉得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可在我看来,如果不会引导,考100分有可能变成一件坏事。而如果会引导,考60分也有可能变成好事。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意思就是说福与祸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考了100分,假如身边的人都不停地夸他厉害,说他聪明。让孩子因为这件事情,变得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觉得没人比得了自己。接下来,在学习上就可能放松,没有以前努力,这就为下一次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最终,好事却变成了坏事。

那如果孩子只考了60分,父母却没有因此而责怪孩子,反而是鼓励孩子不要放弃,和孩子一起找出失败的原因,最终制定出改进的方案。让孩子从此有了更好的学习态度和更强的学习动力。这同样也为下次的成功打好了基础。最终,坏事儿变成了好事儿。

19、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偷换概念”。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最大的偷换概念,它潜移默化的给每个人的人生加了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我们的一生只有一条跑道,在这条跑道上只有一个起点和终点,所以当你在起点上落后了,那么在后面就很难追上。

可是我们的人生真的只有一条跑道吗?他非但不是一条,而且是无限的可能!你为什么非要在别人修建的这条路上一路跑到黑呢?我可不可以坐着飞机过去?我可不可以乘坐轮船?我可不可以自己去修一条路?我可不可以重新给自己设定一个终点?即便你非要在这条路上和别人一同赛跑,当别人起点比你早的时候,你可不可以开着轿车反超他们?所以人生有无限种可能,有太多的精彩需要你去创造。

20、连点成线,功不唐捐。

就是说你的任何一种经历都不是多余的,它总能在人生的某一个时间点上帮助到你。我大学学过广告设计,可我真正从事广告设计的工作却不到一年。按理说这很浪费,可当我成为一名讲师的时候,我的PPT的设计超过了99%的讲师。

当我自己经营公司的时候,在前期资金不是很充裕的前提下,我可以不用花一分钱,把公司所有的宣传设计作品制作到位。所以当你输掉一个起点的同时,你可能在另外一个起点上已经超越了别人。因此,只要开始,一切都刚刚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