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市如同股市,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概念,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两三年。推动下一阶段的主题,肯定不是已经被大家厌倦的旧故事,而是玩法完全不同的新故事。

上周李笑来录音泄露后,很多人说这家伙虽然是言辞粗鄙欲盖弥彰,但的确道出了不少大实话,可谓“话糙理不糙”。

李笑来说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所谓公链都是圈钱的把戏。尽管这个判断过于绝对,但99%的情况下都是正确的。争夺主链的战役

在过去两年的微信朋友圈语境里,最高大上的区块链指点江山,就是“争夺主链”,大意是区块链就像操作系统,比特币是第一代主操作系统,以太坊是第二代主操作系统,假如操作系统也如同区块的链条环环相扣,那么成为下一代的主要操作系统,就能成为主链,获得像比特币以太坊一样巨大的市场价值。

成为主链,意味着千亿美元级别的生态市值。

以生态依托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代币市场为例,在CoinMarketCap统计的828个token中,在以太坊上发行的token占据了总数的90%,其他最大的几个平台dApp代币都远远无法跟以太坊生态相提并论:Waves平台有24个项目,BitShares平台18个项目,NEO平台有15个,Qtum平台有11个,其余公链都仅有个位数的dApp。

按照这些token的市值去看,在以太坊平台上发行的代币流通市值占全部代币市值的96%。从统计数字上看,除了以太坊以外,其他现有的平台都没有多少商业价值。

有生态就意味着有大量的用户需要购买平台币做交易燃料,因此,最能忽悠的区块链团队都声称自己要打造下一代主链,假如比特币是区块链1.0,以太坊是区块链2.0,那么自己的项目就是区块链3.0。还有更能吹的,眼看项目连概念都没法自圆其说,就提前卡位,说自己的链是区块链4.0甚至是5.0。

区块链3.0的概念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EOS能在一年时间内募集到价值40多亿美元的ETH。EOS火爆销售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创新驱动泡沫(Innovation-driven bubble),源于人们对技术理想化的过高期望;二是分销模式创新,EOS的超级节点本质上是一种代理分销模式,只有购买足够多的代币才有资格获得代理权。

一将功成万骨枯,EOS销售的巨大成功和操盘团队洞察人性的暗黑手段,给公链项目树立了一个遥不可及的行业标准,从此公链赛道封闭了。比起EOS的40多亿美元,其他公链项目拿到的一两亿美元(尽管已经非常巨大了)再也讲不成“争夺主链”的故事了。

上图是Coindesk整理的ICO Tracker交互图,在这张图中,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ICO项目,我们能看到两个巨大的黄圈分表代表42亿美元的EOS和17亿美元的Telegram,它们的巨额募资分别封闭了各自所在的赛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