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迈瑞医疗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市值已超千亿。这家中概股回A上市企业,短短20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跃升为全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商,是深圳本土企业成长壮大的一个缩影。而深圳这片科技创新沃土,诞生了一批世界级本土企业。作为深圳本土企业的优秀代表,目前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稳居全国第二。

据记者统计,截至10月22日,包括A股、港股、美股在内,北京共有533家上市公司,合计市值24.11万亿元,位居国内各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一。深圳共有370家上市公司,合计市值8.57万亿元,位居国内各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二。

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何以稳居全国第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特区一流营商环境形成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由此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新活力持续释放,经营业绩稳中向好,让深圳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在资本市场得以不断凸显。

民营企业活力无限

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深圳自主创新基因,深圳民营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厚植土壤,而民营企业发达是一座城市经济活力的象征和表现。

深圳市经信委负责人曾表示,无论是数量规模、创新能力,还是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深圳民营经济形成显著的引领态势,培育出一批世界级的本土民营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前5名分别为腾讯控股、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工业互联,总市值分别为2.46万亿元、1.24万亿元、7566亿元、2519亿元、2492亿元。6至10名分别为中信证券、平安银行、顺丰控股、招商蛇口、比亚迪,总市值介于2050亿元至1364亿元之间。

深圳上市公司市值前10名中,有6家为民营,分别为腾讯控股、中国平安、工业互联、平安银行、顺丰控股和比亚迪。

其中腾讯控股是深圳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也是深圳能够登顶各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的最大助力。

明星企业全国首屈一指

特区一流营商环境形成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由此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稳居国内各大城市第二,与深圳明星上市公司全国首屈一指有很大关系。

比如,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凭借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自2004年4月16日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40倍。保险行业的中国平安,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市值保险公司。银行业的招商银行,堪称中国最优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房地产行业的万科,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商、中国最优秀的地产公司。

此外,顺丰控股是中国最优秀快递公司。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中兴通讯,通信行业龙头。华大基因,国内基因行业龙头,全球基因行业享有盛誉。而电子行业的龙头几乎为深圳包揽,包括工业互联、立讯精密、鹏鼎控制等。

受访的上市公司负责人认为,深圳是一座科技创新城市,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深圳优越的营商环境,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拓荒牛精神,催生了一批行业巨无霸。

新兴产业业绩连年劲升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深圳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而深圳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均位居四大一线城市榜首,业绩增速也连续三年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证监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剔除2家不具备可比性公司的影响后,深圳279家A股公司营业收入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2%;净利润1862.4亿元,同比增长20.99%;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255家非金融房地产业公司营业收入7273.69亿元,同比增长21.60%;净利润374.45亿元,同比增长16.26%。深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均大幅领先全国水平。

深圳证监局有关负责人在受访时认为,深圳上市公司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创新活力持续释放,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反映深圳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目前一些深圳上市公司在世界高端产业链中已占据一席之地,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掌握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研发高投入助企业持续成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深圳上市公司的快速成长得益于灵活的产业发展策略、强悍的开疆拓土能力、大手笔的研发投入。

据统计,2017年深圳非金融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474.23亿元,占全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约10%。其中,研发支出超1亿元的有78家,超10亿元的有6家。研发支出超1亿元的公司2017年净利润增速达67%,远高于非金融房地产业34%的平均增速。

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项目办总监冯建国对记者表示,大族激光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额7%,显著高于中小板公司平均2.89%水平。目前大族激光已实现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产销量、紫外激光器产销量、激光打标机产销量等五个全球第一。

鹏鼎控股董事长沈庆芳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鹏鼎控股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4%以上,公司潜心为世界一流客户定制高端电路板,苹果、OPPO等均成了公司大客户,2017年鹏鼎控股跃升为全球PCB行业排名第一的供应商。

资本市场助企业做大做强

资本市场为深圳创新发展、国企混改、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来,深圳传统产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扩张,加速技术更新迭代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和超常规发展。

9月10日,首单深圳国资控股民营企业花落怡亚通。怡亚通董事长周国辉表示,怡亚通作为中国供应链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公司业务量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流通业业务量和团队规模最大企业。深投控与怡亚通强强联手,旨在倾力推动中国流通业转型升级,助怡亚通向万亿级生态迈进。

比亚迪2011年中小板上市,2010年全年营业收入仅48亿元。2017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26亿元,实现净利润40.66亿元,七年营业收入增长21倍。比亚迪已连续3年保持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创新沃土孕育行业标杆

深圳拥有一批明星上市公司,他们几乎都是改革开放后诞生的股份制企业,企业性质又以民营为主。深圳能培育出一大批世界级本土企业,主要得益于这片创新的土壤。

深圳上市公司协会常务副会长鄢维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移民城市文化,宽容失败环境,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政府政策扶持和产业倾斜,有利于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成长;深圳人、深圳企业、企业家的拼搏奋斗精神,深圳企业坚持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些有利于企业创新成长壮大的基因,孕育了一批又一批顶尖的先进制造企业和知名品牌上市公司。

深圳未来如何保持这种领先优势?鄢维民表示,第一,深圳行业龙头企业应加强深层次研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深圳企业大多是高科技企业,成长壮大靠人力资源、靠研发经费投入。“深圳企业要培育自己的人才队伍,靠自己研发团队开发新技术,才能做到基业长青、不断发展”。第二,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先进的管理和制度,激发员工潜能。第三,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创新生态体系。政府要进一步通过鼓励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扶助一批细分行业“小巨人”和隐形冠军。

深圳上市公司领先优势能否保持?记者注意到,深圳后备上市公司阵营强大。据统计,深圳还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尚未上市。比如通信行业巨头华为、无人机霸主大疆科技、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OLED新贵柔宇科技等。

目前深圳共有370家上市公司

合计市值8.5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前5名

腾讯控股 2.46万亿元

中国平安 1.24万亿元

招商银行 7566亿元

万科 2519亿元

工业互联 2492亿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