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诡异!猜AA评级惨遭下调到BB?崩盘前兆,又一家东北民企债爆雷

  昨天下午,西部证券发布16同益02临时受托管理报告,同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能兑付16同益02回售本金4.272亿和利息0.36亿,构成实质性违约。

  西部证券表示,作为本期债券的主承销商及受托管理人,高度重视债券持有人利益,已成立风险化解和处置工作小组处理相关事宜,将持续督促发行人和担保人落实约定的偿债保障措施。

  

  截至2018年6月30日,5款理财产品踩雷,持有其债券市值达17733.62万元,其中,西南盛誉定增策略1号持有16同益债市值193.99万元,占净值比例2.93%;西南双喜盛誉策略2号持有16同益债市值775.94万元,占净值比例9.25%;西南双喜盛誉混合配置4号持有16同益债市值2909.79万元,占净值比例23.34%;西南证券双喜金债中银1号持有16同益债市值13384万元,占净值比例8.96%;长江超越理财量化精选持有16同益债市值469.9万元,占净值比例5.49%。

  债研君设想,如果这个债晚几天到期,是不是就可以等到上面的救急资金呢?

  像同益这样的非上市民企债券违约,今年已经发生多起,有老司机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朝夕令改,之前资金大水漫灌,热钱太多,而现在水龙头拧的死死的,一滴都流不出来。

  太容易借到的钱,往往不知道珍惜,都是钱多惹的祸。中国的民企大部分利润率较低,去掉利息支出,能维持就不错了,银根一收紧,还没等到毛衣站,就纷纷倒下了,害得上面周末还开会,出台各种针对ICU病房出院的病人的马拉松政策。

  这个同益实业的债券,是有故事的,债市研究的忠实粉丝有可能还记得之前本公众号发过一篇关于同益实业的短命文章,在多方面的压力下不得不删除。

  故事就在于5月13日到回售期的16同益01,由于该事件的诡异性,债研君就原因某评级机构的一段话来概括,请看下面图片内容。

  

  16同益01发行规模5.5亿,目前余额3亿,回售的2.5亿应该是还上了,但不是5月14日还的。而那份评级报告,像沙特记者一样,从此人间蒸发了。利益面前,真相不是那么重要,看看川普就知道了。

  

  不过奇怪的是,该公司17年审计报告里披露的货币资金还有19.7亿,怎么这么快就没钱了呢?看似强大的企业,其实爆出债务危机前,是有一些前兆的。

  

  同益集团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通过其官网查看,同益实业集团1997年始创于辽宁抚顺石油化工基地,秉承“诚信为本,合作互利”的经营理念,现已发展成为受客户信赖、具价值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型石化企业集团。拥有多家境内外子公司,并与中石油在抚顺组建了两家合资公司,员工两千多人,总资产30多亿元,年销售额过百亿。业务方面,生产、贸易、储运、投资四大板块互为支撑,涵盖了化工产品生产、液化气深加工、国内外贸易、油气储运、城市管道燃气等多个领域。

  1、大公延迟出具同益集团跟踪评级报告

  

  6月25日,大公发布公告,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大公需在同益集团发布年度报告后的2个月内出具主体及相关债项跟踪评级报告,但同益集团资料还没有及时完整提供给大公,所以申请延期披露同益集团跟踪评级报告。如果不是城投公司,延迟披露评级报告的,债研君提醒投资者还是要提高警惕的。

  2、穆迪测算同益集团的违约风险上升,下调同益集团评级至Caa1

  可能是因为缺钱,同益集团今年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发行美元债,国家发改委也同意了,因此涉及海外评级。

  2018年4月18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向同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同益实业) 授予首次B3的公司家族评级。

  穆迪同时向Tongyi (BVI) Limited 拟发行、同益实业和Tongyi Group (HK) Limited担保的美元债券授予B3的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Tongyi Group (HK) Limited是同益实业的子公司,并直接全资拥有Tongyi (BVI) Limited。

  评级展望为稳定。

  还没到1个月,2018年5月15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已将同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同益实业) 的公司家族评级从B3下调至Caa1。

  同时,穆迪撤销了Tongyi (BVI) Limited B3的高级无抵押票据评级和稳定展望,同益实业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穆迪副总裁/高级分析师刘致伶表示:“同益实业公司家族评级下调至Caa1反映出公司面临财务灵活性有限且融资环境紧张的局面,其短期债务以及未来12-18个月可回售境内公司债券违约的可能性较大。”

  老外的预测还是很准的!

  导致同益实业财务灵活性有限的因素包括其流动性不足以及未来12-18个月融资需求较大。该公司亦面临较高的再融资风险,其2018年4月18日公布的境外债券发行计划迄今尚未完成。

  截至2017年底,该公司持有人民币8.29亿元的无限制用途现金,加上预计人民币5.0-5.5亿元的运营现金流,仍不足以覆盖其未来12个月到期债务,其中包括人民币15亿元的短期借款和2018年可回售的人民币10亿元境内私募债券。此外,2019年该公司还有人民币10亿元可回售的境内公开发行债券。同益实业薄弱的流动性状况与Caa1评级更为相称。

  穆迪测算同益实业的违约风险上升,因为受可能持续的国内紧张信贷环境影响,该公司的境内债券和贷款融资渠道受到负面冲击。

  3、存量债券17.5亿,偿债压力极大

  

  同益集团共发行3期公司债,除违约的16同益02外还有2只,其中16同益债为小公募,起息日为16年1月15日,规模10亿,主承销商为中银国际证券,期限为3+2年,回售日为2019年1月15日。在当下这个雷声不断的环境下,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没有谁会选择继续持有,也就是说这10个亿极大概率要在19年1月15日偿还。

  另外一只16同益01,主承销商为西部证券,期限是1+1+1年,票面8%,规模3亿,投资者是有2次机会回售的,有2.5亿的投资者选择在今年5月13日回售,到期日为19年5月13日,目前余额3亿。

  看明白了吧,什么叫钱多惹的祸,借的时候很爽,还起来很难。

  4、涉及多家银行33亿授信,大都是短期借款

  

  根据同益集团年度报告,截止17年末,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总额为33.1亿,已使用授信23.1亿。

  放款规模最大的是锦州银行金华支行3.2亿,其次,工行广场支行,朝阳银行抚顺分行,辽阳银行沈阳分行,辽阳银行抚顺支行,抚顺银行东洲支行,建设银行南沙支行,辽东农商行放款规模均过亿。

  中行锦州港支行和永隆银行均有授信,但未使用。

  租赁方面仅涉及一家租赁,已使用授信1173.61万。

  

  根据其17年审计报告,长期借款栏目为空白,几十亿的负债,大都是短期的,可想而知压力有多大。

  

  5、受限资产账面价值高达27亿

  

  

  图片来源:同益集团17年度报告

  根据其2017年度报告,同益集团各类受限资产账面价值27.2893亿,占总资产比重较大。

  

  且其控股子公司辽宁同益石化股权质押给了城建投资有限公司,辽宁同益石化17年末资产总额为29.4亿,17年营业收入28.8亿,是发行人非常重要的资产。如此核心的资产,不是特别缺钱,一般人是不会选择质押的,因为这样极易失去控制权。

  6、中债将同益实业集团相关债券的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债券债项评级维持为C

  2018年10月23日,中债将同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债券的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债券债项评级由BB调整至C。

  同益实业相关债券的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债券债项评级调整如下表:

  

  请注意,目前大公给予同益的主体评级依然是AA,我猜大公近期会下调其主体评级到BB,因为这样最省事,修改一下之前那份评级报告即可。

  读者朋友们您可能会想到一句话: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是中国大陆网络上、媒体间以及投资圈里在东北经济相关问题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说法,有被认为是一种地域歧视与刻板印象。这一说法指的是不少公司在听到涉及中国东北地区的项目时有意规避的现象。

  这句话说得有点太绝对,东北还是有很多好企业的,只是这两年债券爆雷的有点多,东北特钢、丹东港、大连机床、亿阳集团、利源精制、大连金玛、工大高新等,随便哪一个,都能让投资者胆战心惊。

  同益集团如何渡过债务危机,债市研究将持续跟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