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成为了改变中国历史命运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战争。

战争的对方,英国人,是怎么样看待这场战争的呢?

如果是问当代英国人如何评价鸦片战争的话,意义是不大的。一个是很少有英国人知道这档事,因为对于英国历史而言,鸦片战争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远不如一战二战乃至于布尔战争的意义——话到此处,大家会问布尔战争是什么战争,对了,这个就是咱说的原因:对于和自己关系不大的历史事件,通常一般是略提、不提。

但是如果你问的是当时的英国人如何评价这场战争,那么OK 。我就和大家一起聊一下。

首先要说,早在鸦片战争差不多五十年之前,英国的外交团队就曾拜访过大清,当时的皇帝就是乾隆,英国人送上了许多礼物,当然这些礼物我们其实更应该将其看作是一份商品试用菜单,英国人告诉大清,俺们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可以用来观察太空及全球;俺们还有配110门大炮的战舰以及各种火炮、步枪和手枪,可以用来装备军队;俺们还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你们可以用来发展实业,让百姓富足。

当问题是大清国不屑一顾,认为这些是所谓“奇技淫巧”,而“俺们天朝啥也不缺”——事实上,大清国当时已经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广大百姓急需衣服穿、急需粮食吃,英国来的蒸汽机棉纺机等等这些东西,怎么不需要?

但大清官方说不需要,英国人就只能回去。而随后,英国人发现:原来大清不需要别的,他们却喜欢鸦片。

这里要说,鸦片不是英国人第一个运入中国,早在明朝便已经传入,根据《大明会典》记载,暹罗、爪哇、孟加拉等国定期向中国朝贡的贡品之中,便有一种叫做 “乌香”的东西,据说就是鸦片,而当时这种东西的价格,几乎与同等重量的黄金同价。

而且大明的万历皇帝,也曾吃过类似鸦片的东西,名为“福寿膏”。1958年,定陵被挖掘后,科学家对万历皇帝的尸检,就曾发现他的骨头中含有吗啡成分。

(外国人眼中的大清国儿童如此行路,留辫子是为了这个)

在当时,鸦片不是毒品,而是一种药物。17世纪曾有一个英国医生认为:"无论是从它能控制的疾病数量,还是从它能消除疾病的效率来看,没有一种药物有鸦片那样的价值。""没有鸦片,医学将不过是个跛子"。

然而,当一个人吸食过量鸦片乃至上瘾之际,这个药物就变成了毒品。以致于后来毒害中国百姓,林则徐虎门销烟便是由此而来。

不过,对于英国而言,他并不存在“一定要卖给清国人鸦片”,而是“清国人愿意接受什么,就卖什么”。之前讲过,已经来兜售过军舰火炮,大清国不要。兜售过蒸汽机织布机,大清国同样不要。那么鸦片呢?大清国说要。

这么说吧,英国是商业帝国,只要能赚钱,他们卖什么都行。而且,鸦片种植地就在印度,成本不高,运到大清却能赚大钱,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人而言,为什么不呢?

当时的英国,已然是两党制国家。打或不打还是要由议会决定。据说当时赞成票与反对票差距很小,可见英国国内对鸦片战争的看法也是复杂而矛盾的。当时的《泰晤士报》说,“为了保护‘非法的麻醉片贸易’而打仗”十分不义,这会让国家在世界以及历史上的名声不好。“英国人如果打鸦片战争,以后还有什么脸跟中国谈文明?”这些问题,到今天来看确实如此。

当然英国议会讨论完,做出决议,这事也就这么着了。那个时代,英国在全世界都在打仗,鸦片战争真的是很小的一次,总兵力也不超一万人,远不如1857年在印度爆发的战争。

这么说吧,在西方人的世界中,大清是个边缘国家,英国人显然没想过要攻打乃至于灭了大清,只是赚钱而已,你们要什么,我们就卖给你们什么。但如果你们买了东西不给钱,甚至是一把火把东西烧了(当然也不给钱),那么英国就要出兵了。

至于鸦片怎么毒害你大清的国民身心健康,怎么在道义上占下风,英国国民并不关心,大英帝国上下买了东印度股票的国民们只关心他们的钱袋子

这就是胜利者的强盗逻辑思维

《凭栏观史》特约撰稿人:陆建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