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皖童   图文编辑丨潘存英  终审丨李娜

w9rtrt

允许孩子退缩,这意味着什么?

孩子:“妈妈,我不想提交自己设计的作品。”

母亲:“这作品设计的挺好的......为啥不交?”

母亲:“秋季运动会,

选择用蚂蚁来代表自己班级的标志挺有创意,

虽然蚂蚁在自然界是非常小的昆虫,

但是它可以举起自己身体几十倍的重物,

用它来代表一种力量,

一份责任担当......”

越说越觉得好,

以为孩子会认同,

没想到她就是死活不交。

不交就不交吧,

对于孩子来讲,

参与设计的过程更重要,

就这样看似说服自己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但深知心里依然会有起伏,

对于孩子在节骨眼上退缩下来,

内心依然升腾着各种方法想把孩子托举上去,

希望他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退缩,

遇到困难应该勇往直前才对。

当我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觉察到不甘心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担心,

担心害怕养成一个知难而退的坏习惯,

因为习惯决定命运,

总是退缩的习惯造就下一个悲惨的命运,

恐惧的呻吟让我内在拉扯的更加厉害了......

面对孩子的退缩,

我这是怎么了?

此刻仿佛耳畔响起儿时熟悉的话语,

“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

不能甘于做一个懦夫和胆小鬼......”

随之心里的这个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大,

原来真的很害怕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胆小鬼,

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遵循自己内心的节律,

而是选择活出别人期待的样子来证明自己。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

我不想退缩,

是自己不能接受退缩的失败,

对我而言,退缩某种程度就意味着失败......

显然那一刻我与孩子共生了,

没有了生命的界限,

好像孩子的退缩就是自己的退缩,

孩子退缩意味的失败就代表着自己的失败......

不允许孩子关键时刻退缩,

好像潜意识里就是不允许自己关键时刻退缩,

不允许自己是失败的,是不好的......

就这样每一次的不允许,

让自己更加害怕犯错和失败,

所以很多时候我宁愿选择不尝试,

不就不存在所谓的退缩即失败了吗?

而我忽略了,

成长的历程,

不就是不断前行与退缩,

不断试错的过程吗?

当我不允许自己退缩时,

其实是没有尊重自己的生命节律,

即使关键时刻选择了退缩,

那就真的意味着失败吗?

生命如波,

它不就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

向下未必就等同于失败,

后退也并不意味从此一蹶不振,

所谓向下也是为了迎接下一个生命高峰的到来。

伴随着这些熟悉的声音,

当我再次体验到不论多么不允许但依然选择退缩时,

是需要极大的勇气战胜心中那份不允许背后的恐惧,

那是一份对生命害怕堕落的超越,

当我可以真正的接纳因为退缩而带来的恐惧时,

我发现自己原本悬着的心从此刻开始软着陆了,

渐渐升起一股新的力量,那是新生命力的召唤,

——相信自己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生命高峰的到来。

因为这份相信的力量,

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往,

原来我也是有用这种力量陪伴着孩子,

一次次等待着孩子准备好自己,

不知多少次当孩子拿起画笔第一反应是往嘴里塞,

我知道还没有到时候,那就耐心等待吧......

直到过了一岁,开始涂鸦,

一开始就让她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自由作画,

一岁半的作品就常常让人惊叹,

三岁前的作品行云流水无与伦比,

四岁左右,突然有段时间不画了,

中间也偶有着急过......

但最终我选择了相信孩子,

我相信她准备好的时候还会再拿起画笔。

所以,那时我也并没有逼迫她继续画画,

而是带着孩子去大自然尽情的玩耍,

跟随陪伴着孩子她自己的节奏,

不知过了多久,孩子又开始画画了。

......

六岁幼儿园毕业时,

园里办了一次画展,

十三副原创闪亮登场,

是产量最高的小画家,

每个作品兼具创意美。

六岁多获第十一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金奖。

画画对于孩子来讲是她的最爱,

三个小时的专注,

她觉得一点不累,

画画是一种享受,

不让画那是惩罚。

这个过程让我看到,

要尊重生命的节奏,

允许退缩后的低谷,

才迎来生命的绽放。

也许你会质疑,

为什么我家允许退缩了,

却没有迎来绽放的奇迹。

主要还在于父母的信念,

当孩子选择退缩那一刻,

你是否当下真的相信他,

准备好了就会一跃而起,

还是我就知道你不行的,

两个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也是相信以及信念层面带给孩子的生命奇迹,

在心理学界它被命名为——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某小学做过一个实验,

选了几个班并对该班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测试,

然后交给老师一份名单,

宣称名单上学生被鉴定为“最有发展前途者”,

并要求老师对此保密,

在名单中的学生有些在老师的意料中,

有些却不然,甚至是水平较差的学生。

对此,罗森塔尔特别强调:“我讲的是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

鉴于权威的科学结论,老师对这份名单深信不疑。

八个月后,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学校复试,

结果果然出现了预测的结果,

名单里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

求知欲强烈,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但结果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

根本没有什么依据智力测试的结果,

完全是随意勾选的名单,

竟然这个权威的谎言,

却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就是经由权威的这份暗示,

让老师们内心充满了信心,

这份掩饰不住的信念力量,

无时不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因此也变得更加相信自己,

奋发向上的劲头在他们的血液里激荡,

各方面的飞速进步以及生命的绽放自然呈现。

当我们汲取“罗森塔尔效应”的精髓,

重新审视允许孩子退缩的心相,

因为相信信念带给孩子的力量,

发现我们对待孩子退缩这件事情,

不再是之前的不允许和焦虑不安,

而是相信并尊重孩子当下的选择,

相信暂时的后退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好像种子历经向下扎根,

聚集力量向上是为了更好生长,

这也是生命的自然法则,

等待他真正准备好的时候,

就会一跃而起,乘风破浪,

绽放出他本有的生命色彩。

允许孩子退缩,意味着什么?

当你内心有一份笃定的相信,

相信生命的力量终归是向上,

......

即使有一天,

她还会因为某种原因而退缩,

那又怎样?

而我依然相信——生命如波,

相信——生命向上的自然法则,

感谢这份——允许退缩,带给我的领悟:

允许孩子退缩,意味着允许孩子成长......

允许自己退缩,意味着允许自己进步......

允许别人退缩,意味着允许别人超越......

若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接纳力实修体系,推荐你参与接纳力导师带读的《接纳力》系列书籍,详情请咨询接纳力学员服务。

近期精彩回顾

打造乖孩子,只需在游戏中蓄满爱之杯

一个坏习惯里可能藏着一份最美好!

别把男孩儿强逼成男子汉

有一种恐惧叫做这样下去还得了!

- 作者介绍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